法国数十万人举行反同性恋游行 凸显法社会危机
“有了爸爸妈妈,才有孩子”。本来是最基本的社会伦理,然而这为何会成为1月13日法国巴黎数十万反同性恋游行示威者的共同口号呢?
法国社会历来以接受同性恋程度高而闻名,然而这一点近期却引发了法国社会的忧虑。在法国,同性恋者大多数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上层人士,尤其以艺术家、高收入群体居多,巴黎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便是一位同性恋人士。在巴黎,同性恋者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常相聚而居,久而久之,竟形成巴黎新的富人社区。由于同性恋者大多素质较高,聚居区治安较好且颇具文化气息,一些非同性恋家庭甚至为了较好的生活环境而主动搬到同性恋社区,这也成为法国社会的一大景观。然而近期,法国社会开始对同性恋文化产生忧虑。
长期以来,同性恋伴侣并不能组成合法婚姻,只能进行所谓的“民事结合”,法国民法典对此定义为:“两个异性或同性的成年自然人为了组织其共同生活缔结的合同。”然而民事结合并不是婚姻,民事结合的主体也不能共同收养孩子。为了获取组成同性恋家庭的权利,占法国人口6%同性恋群体一直积极奔走,法国总统奥朗德在上台前为争取这部分选民公开承诺一旦上台将推动同性恋婚姻和同性恋夫妇收养子女合法化。民调显示,56%的法国民众支持同性恋婚姻,反对者仅占39%,如今奥朗德已谋得总统宝座,所以近期他开始筹划兑现自己的竞选诺言。
此前一直沉默的法国传统势力终于在此刻爆发了。1月13日,大批抗议民众来到巴黎,掀起大规模的抗议浪潮。为何在同性恋容忍程度如此之高的法国会出现大规模的反同性恋浪潮呢?
首先,虽然法国社会非常开放,但法国仍是深受天主教影响的国家,同性恋婚姻一旦获得承认,是对宗教文化的巨大冲击,难以被法国天主教所认同。
其次,“两个爸爸,一个孩子”或“两个妈妈,一个孩子”的模式冲击了法国家庭伦理概念的底线,难以被法国社会中的传统势力所接受,更被怀疑会对下一代造成负面影响,使之不能形成正常的家庭观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法国社会目前对于同性恋婚姻的支持程度逐年升高,反对者担心如果再放开同性恋婚姻和同性恋夫妇收养子女权,则同性恋婚姻恐会在法国形成一股上升浪潮,一旦同性恋婚姻比例在法国逐年升高,则对于法国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皆会产生不利影响。
其实,反对者对于此次奥朗德推动同性恋婚姻和同性恋夫妇收养子女合法化的做法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关键在于,这可能成为法国社会的一个信号,就是法国将朝着同性恋婚姻主流化的道路越走越远,这种趋势才是巴黎的抗议者心底最深刻的忧虑。
本报记者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