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开出“控枪”最猛药方 国会不急白宫急 (2)
难以治本的大声吆喝
奥巴马此举不仅在于预防群体性枪击惨案,也意在控制日常发生的枪支暴力活动。白宫发言人卡尼说,奥巴马清楚表明,他将采取的“全面性措施”意在应对美国“枪支暴力灾祸”。
在奥巴马提出的举措中,重点之一在于禁售攻击性武器。但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表明,在美国,大多数枪支谋杀案所使用的是手枪而不是自动或半自动步枪等“攻击性武器”。2011年,全美有6220人死于手枪暴力案件,死于步枪的人数为323人。奥巴马政府如何尽力阻止“危险罪犯”和“精神病患者”拥有手枪这类普通武器,亦须进一步思虑。
奥巴马政府拟将背景调查扩大到所有购枪人,提出拥有执照的枪店必须与全国即时犯罪背景调查系统联网,对每一位购枪者进行调查。即便如此,这一规定也未能涵盖在枪展或私下买卖枪支领域,而通过上述领域购枪者比例高达40%。此外,即便对所有购枪者进行背景调查,也绝不等于天衣无缝。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惨案凶犯兰扎和不久前在俄勒冈州克拉克默斯县商业中心向人群开枪的凶犯雅各布所使用的枪支都不是他们自己所购,而他们所使用的枪支又都符合当地法律要求。
改变须涉及社会准则
纽约州日前刚刚通过全美最为严格的控枪法案,但此举也引来一些非议。《纽约时报》1月16日在题为《纽约引领枪支控制》的社评中认为,在纽约州这一最新法律中,其中一项条款要求医生、心理学家、护士及社会工作者可以向当地医疗官员报告他们认为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病人,执法部门可根据背景调查,最终授权警方没收危险病人所拥有的枪支。但这一条款没有说明谁对没收枪支拥有最终决定权及枪主何时可以上诉,也因此会引起新的法律纠纷。此外,这一法案也会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医患关系准则造成新的阴影。
哈佛大学伤害控制研究中心主任戴维·海明威认为,要在枪支管理上取得巨大进展,美国需要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涉及法律,还涉及社会准则。
在美国,反对枪支管理者一直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一个耐人寻味的社会现象是,自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发生后,美国攻击性武器销售陡增,自上月以来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新增成员25万人。在此情形下,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财政难题、移民改革等多项重任的奥巴马政府能够在枪支管理问题上投入多少政治资源,以及最终取得多大进展,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记者 温 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