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卡梅伦“脱盟”方案背后藏多重考量
英国首相卡梅伦23日发表讲话阐述了英国对欧盟立场,并开出自己的条件:单一市场、多种货币、不进行政治一体化。卡梅伦宣布,如果保守党能赢得2015年大选,最早将在2017年底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英国是否继续留在欧盟。
卡梅伦为何做出如此直接并强硬的表态?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丁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卡梅伦方案将“退盟”与“公投”捆绑在一起,并将“赢得大选”设为前提条件,背后含有历史、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多重考量。
“在英国,讨论‘是否要留在欧盟’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起初在决定是否要加入欧盟之际,英国国内也是颇有一番争议。”丁纯说,从历史看,英国早已不复昔日霸主地位,二战结后更依赖英美特殊关系维持和提升自身的地位。但如今世易时移,英国如何定义自己的未来?如何重新确定自己在欧洲、在西方、在世界的位置?昔日日不落帝国感到“失落”在所难免。
在政治上,丁纯指出,卡梅伦此举既满足了疑欧派、反欧派举行全民公投的要求,又通过设定时间上的缓冲期,给亲欧派留在欧盟内的希望,为连任收买人心,实为选票考虑。在经济上,欧债危机则凸显了英国与欧盟的分歧,卡梅伦此举表达了英国对非欧元区国家遭受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丁纯进一步指出,“在外交上,为谈判争取足够时间,争取让欧盟允许英国有选择而不是全盘接受一体化方案,对其中不符合英国利益的条款保有豁免权,这正是卡梅伦的如意算盘。”
英国早已失去领导世界的角色,金融危机后主导欧洲的角色再遭弱化,调整欧洲政策和全球政策似乎势在必行。但假若英国真的退出欧盟,又会产生何种影响呢?
对此,丁纯表示,若英国退出欧盟,对英国而言,短期内似乎可以阻止其部分国家利益的对外让渡,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光荣孤立”的岛国心态与国际潮流相违背,退出欧盟的危害显而易见。事实上,英国要当“局外人”的代价并不小:在经济上,英国对欧盟的依赖程度已非常之高。典型例子是在出口方面,英国50%以上的出口都流向欧盟,如果彻底退出欧盟,出口成本将大大提高。而在对外关系方面,英国的区域及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被削弱。
再者,英国退出欧盟所产生的区域性和全球性影响也是弊大于利。一方面,该决定将会影响欧盟经济复苏和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种负面影响最终也将反作用于英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当前欧债危机出现缓和的形势下,英国的退出之举无疑将拖累全球经济,并影响此前市场对于欧盟及欧元区的信心。此外,“即便英国最终还是留在欧盟框架内,英国式的‘讨价还价’也起到了一个并不良好的示范效应。这对欧盟内部今后的政策协调并不是好消息。”丁纯说。
对中国而言,丁纯指出,如果英国的退出导致欧元区复苏因此受阻,中国与欧盟进行贸易时可能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因为目前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另一方面,丁纯表示,中英双边关系并不会因此变坏。相反,如果英国退出欧盟,中英在科技合作等领域的合作将不再会受到欧盟规则限制,英国将进一步对中国市场开放。
“总体而言,我认为英国将来退出欧盟的概率并不大。卡梅伦的这番演讲可以被更多视为对德法主导的欧盟隔空喊话,为双方进行谈判吹响号角。”丁纯表示。(记者 吴宇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