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用自身标准定义恐怖主义 反恐战争越反越恐
新一代基地组织
2月2日,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一个巴安全部队营地当天上午遭武装分子袭击,造成至少22人死亡。巴基斯坦塔利班已宣称制造了此次袭击事件,目的是为了报复美军无人机日前炸死两名塔利班指挥官。
2月1日下午,巴基斯坦一座清真寺外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2人死亡。就在同一天,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也发生了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
据俄罗斯《今日俄国》电视台1月31日报道,基地组织通过激进网站发布消息称,将在不久后对美国和法国、丹麦等欧洲国家发动“惊天动地”的袭击。
前中情局研究员布鲁斯·里德尔认为,新一代基地组织利用“阿拉伯之春”后的大片权力真空,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正在更广泛的地区安营扎寨、不断壮大。
美国两党政策中心“国家安全准备状态小组”已于2012年发表报告称,胡德堡基地枪击案等多起事件表明,美国眼下面临本国极端主义者带来的恐怖威胁。这样的情况在欧洲也同样存在。
虚伪的“反恐”
据加拿大《全球研究》网站近日的报道,欧盟已确认,北约正在支持叙利亚的基地组织。
但是,西方国家向来将基地组织划为“恐怖分子”,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看来,在西方眼中,所谓“恐怖分子”,也不能一概而论,还是有“好”“坏”之分的。
《全球研究》分析称,这种极具讽刺意味的作战状况,让西方“反恐”的虚伪无处遁形。
分析人士指出,反恐早已成为西方国家实现自身战略利益的一块最佳“挡板”。尤其在美国单边主义的推动下,“恐怖主义”的判定标准完全取决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喜好和利益。
不过,这种“顺美者昌,逆美者亡”的幻想早已被现实惊醒。“反恐英雄”们发现,“反恐”过程中制造的敌人比杀死的更多。
媒体分析指出,阿富汗战争直接导致了巴基斯坦的全国乱象;2011年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倒台后,返回马里的图阿雷格武装为马里反政府组织注入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本·拉登的死亡,不仅使他成为坚不可摧的“精神领袖”,更掀起无休止的报复狂潮。新生代的基地组织更加极端,已开始渗透进西方国家内部,令其开始感觉到“引火上身”。
漫长的征程
英国《每日邮报》认为,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再到利比亚,西方展示了其无所不在的军事干预能力,但却没能让当地社会重回正轨。
学者分析指出,所谓“恐怖主义”的根源,在于一国内部的政治经济乱象。而西方国家肆意干涉他国内部事务,致使很多国家陷入无主无政的混乱状态,基地势力便趁机得到扩张。事实表明,经济发展程度越低的地区越有利于基地组织发展壮大。
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倘若因“反恐”掉入战争泥潭,必定得不偿失。美国已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撤军计划。法国总统奥朗德2月2日对马里进行访问时也表示,法军不会在马里长期滞留。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美国反恐虽然取得一些战术性成果,但却严重透支了战略资源。在反恐战争的影响下,美国正从一个开放宽容的社会转变成一个时刻保持警惕的社会。
虽然西方与基地组织长期水火不融,但二者却达成了一点共识,即双方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分析指出,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需要长期的努力。西方目前能做到的,是要在“预防”上下工夫,保护更多无辜的生命,使其免受不断蔓延的恐怖袭击。(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