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丑闻”继续发酵 欧洲食品安全制度引关注
近来,在欧洲发生了以马肉冒充牛肉的事件,波及国家达16个之多。消费者人心惶惶,管理层紧急调查。英国、爱尔兰、波兰和法国的多家企业召回了数以百万计的“牛肉”汉堡。塞浦路斯官方14日也表示,该国最近销毁了16吨汉堡。
事情发端于上月15日。爱尔兰食品安全机构当天宣布,在例行食品抽查中发现,一些英国和爱尔兰生产的牛肉汉堡中含有马肉。随后又发现,在英国一些超市出售的部分牛肉意大利千层面等冷冻食品中含有60%至100%的马肉。2月初,英国冷冻食品集团建议超市召回一些牛肉加工食品。12日,法国一家冷冻食品生产分销商宣布,在该公司6日下架的两块牛肉汉堡中检测出马肉。法国竞争、消费者事务与反欺诈总局11日搜查了涉及这一事件的两家法国企业总部,并于14日公布调查结果,指出法国斯潘盖罗公司将进口马肉贴上牛肉标签销售,存在“商业诈骗”行为,其肉制品卫生许可证立即被吊销。另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可米吉尔为马肉风波受害者之一,但也存在监管缺失等经营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马肉丑闻”?商家为何要“挂牛头卖马肉”?答案是:利益使然!在欧盟国家,马肉的价格只是牛肉的三分之一左右,有些供应商就以马肉充牛肉,来获得更高利润。而欧盟相对复杂的食品生产链条,又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比如英国超市的冷冻意大利千层面和牛肉汉堡,由同一家位于法国东北部的食品商提供。法国食品商从超市手中接过订单后,指派下辖的一家位于卢森堡的食品厂负责加工生产。这家食品厂随后向法国南部某肉食厂订购牛肉。法国肉食厂又把这批牛肉订单转而承包给一家塞浦路斯的分包商,塞浦路斯商家进而去找一家荷兰贸易公司进货,荷兰贸易公司到罗马尼亚的屠宰场采购牛肉……
至于在链条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的供货商和生产商都在撇清责任,称自己是“受害者”,将责任推给上游或下游的企业和供应商。一级一级指责下去,罗马尼亚便成为“罪魁祸首”。而罗马尼亚似乎又有“犯罪动机”:6年前,罗马尼亚颁令禁止马匹上路,这道禁令去年得以实施。有专家推测,可能因为这道禁令,导致罗马尼亚大量马匹被送进了屠宰场,最终成了意大利千层面和汉堡的原料,上了欧洲人的餐桌。但罗马尼亚总理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罗马尼亚从未将马肉当成牛肉出售,并不存在故意冒充和欺诈。
人们关心的是,食用马肉是否安全?英国食品标准局14日发布消息称,经对1月30日至2月7日在英国屠宰的206匹马的留存样本进行检测,在其中8具马尸的样本中发现“苯基丁氮酮”(又译“保泰松”)成分。这一药物有助止痛和退热,经常用于马类,却对人体有害,可能引起一些患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不良反应,因而国际上对其进入食物链有严格限制。也有食品安全专家和供应商说,牛肉食品中掺杂马肉基本上不构成健康风险。英国卫生部首席医疗官戴维斯就说,依据英国近日在马肉中发现的止痛药含量推算,一个成年人要吃五六百个纯马肉汉堡包才相当于摄入一日服用剂量的止痛药,且该药物成分会很快排出体外,不大可能在体内积聚。
马肉构不构成健康风险是一回事,但以价廉的马肉冒充价高的牛肉,其行为无疑是恶劣的。就像英国首相卡梅伦所说,这件事“完全不能接受……让人非常震惊”,触发“严重公共忧虑”,因为“大家本以为吃牛肉,却发现其实是马肉,会非常愤怒”。多名英国官员说,警方已经介入这场风波,怀疑涉及犯罪行为。
欧洲被认为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但食品安全事故近年来仍然不断发生,如疯牛病、“二恶英”饲料污染、口蹄疫和李斯特杆菌污染,等等。从以往经历看,此次涉嫌“商业诈骗”行为的企业和有关人员,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但此类事件“层出不穷”,还是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