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讲话沿袭美亚太外交思路
多尼隆11日的演讲,凸显了美国亚太政策的5大支柱和对朝政策的4大原则。然而,其中并未显露太多新意,基本沿袭了奥巴马政府秉持的亚太外交思路。
单提中国折射心态
如果就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对亚太外交的提法做一个回溯,可以发现,中国议题起初是被放在新兴大国议题之内加以论述的,从中反映了奥巴马经历小布什时期 “穷兵黩武”之后,渴望外交软着陆、把中国同其他国家一律视作伙伴的心态。
然而到2010年,随着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以及中美在战略、贸易等领域发生一系列摩擦,美国在表述其亚太外交政策时,开始把中国单独从新兴大国中“拎”出来。例如,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2011年提出亚太战略框架:首先,深化和更新同盟关系;其次,拓展与越来越重要的地区伙伴如印度、印尼、越南、新加坡等国的接触;第三,与中国发展可预测的、稳定、全面的关系……此次多尼隆 “5大支柱”的表述,虽然并未像坎贝尔那样“指名道姓”地把“中国”同“印度、印尼”等国区分开来,但有一点已表露无遗:即美国在谋求发展同亚洲国家伙伴关系的努力中,印度、印尼、越南等国是其重要对象;而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则依旧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心态。
美朝野想法有分歧
对于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对华政策,美国国内专家学者又如何看待?近期,《华盛顿时报》认为,奥巴马出于抚慰中国,计划在2013年年中叫停“重返亚洲”战略。美国的本意究竟如何?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结合自己今年1月访美的经历,对记者表示,目前美国政府和民间对中美关系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民间智库、媒体通常认为中美关系不好,并归因于中国实力强大后采取攻势,威胁了美国的亚洲盟友。但政府内人士普遍评价,中美已建立起成熟的大国关系,双方能较好地管控分歧;他们也对过去三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有所反思,认识到该战略过于强调军事、与中国沟通不足。同时,有相当多美国人认为,中美之争不在于亚太,而是取决于各自解决内部问题的成败,取决于自身的“内功”。
因此,多尼隆的演讲,只代表了奥巴马行政班子对华态度比较积极,但美国国会、非政府组织等则未必持同一看法。更重要在于,美国一直希望在合作过程中,使中国接受其倡导的规范,塑造成美国希望的国家,这一想法可谓根深蒂固。
在东北亚“下功夫”?
至于美国对朝政策的4大原则,此番表态与美国先前立场并无二致。在朝鲜接连示强的背景下,多尼隆的讲话主要起到三个目的,一是给日本、韩国以“定心丸”;二是减轻美国国内民众对朝鲜“有能力打击美国本土”的担心;三是向朝鲜传递信号:外交大门并未关闭。
在演讲中,多尼隆还“规劝”朝鲜效仿缅甸,通过选择“民主道路”与美国结成伙伴。对此,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心伯教授表示,朝鲜和缅甸并没有可比性。缅甸面临的是政治民主化的问题,其通过推动国内政治和解实现跟美国关系的改善;但朝鲜面临的是国家安全问题,即便调整国内政策也无助于缓解其“不安全感”。因此,他判断,奥巴马第二任期的亚太外交政策,可能在两个维度进行微调,一是在地域上从偏向东南亚转为偏向东北亚,应对朝鲜;二是在领域上从偏重在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投送转为“军事牌”与“经济牌”并重。
针对多尼隆的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美关系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的确,奥巴马的连任,使其少了很多不同政见人士在涉华问题上的施压;而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亮相,也为中美关系春天里再前进创造了机会。能否扭转2009年起中美关系“高开低走”的轨迹,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做到同舟共济而非“同舟共挤”,中美两国、尤其是美方应该拿出诚意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