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家审视中国国际环境 称须主动应对美重返亚太(2)

2013年03月18日 13:3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促“中国因素”提升的三大变化倾向

  当前,美国市场中出现的三大变化倾向,或将是“中国因素”提升的条件。

  一是美国页岩气(页岩油)引起的能源革命,不仅将引起世界油气供给结构的变化,也必将对世界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构成改变。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资源消费方。中美能源关系无疑将成为决定世界能源价格机制的最主要力量。

  二是能源革命引发化工基础原料价格下降,带动美国制造业回归,必将打破日本在化工原料上的垄断局面,迫使日本加速产业战略调整重组,为中国基础化工原料产业,如乙烯产业的振兴带来机遇。中国的庞大需求和低于日美的社会成本,有条件参与全球性的基础化工原料、传统制造业和装备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结构重组。中美产业结构的协调或将迎来新的时代。

  三是基于上述条件的“美元强势回潮”。美国能源的自主化,将大幅削减石油进口量,而美国对中东和中南美石油进口依存度的下降,也必将带来海外安全成本和军事投放的削减。如此,美国的经常收支赤字局面将得以缓解和改善。事实上,当前美国经常账赤字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贸易赤字,一是“政府转移支付”(主要表现为对外军事投放和援助),其规模与美国海外投资收益和服务贸易顺差相当。海外军事投放减少,关乎经常账赤字的填平,由此支撑美元币值回升。鉴于美元强势回潮,是基于经常账赤字减少,即美元国际流动性供给减少,如此,这种美元升值不仅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值,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了战略空间。

  美重返亚太战略的更大目标

  从全球战略角度看,当前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更大目标,其实是印度洋及其北部纵深的印巴、中亚以及西部沿岸的非洲边缘。

  美国的此番回归路径是从北向南到南太平洋,然后横向西折,经过印太两洋要塞的东盟,眺望印度洋,印太两洋战略跃然纸上。重要的是,在两洋的西北部边缘,便是亚欧大陆的边缘。这个边缘和两洋构成了美国亚太回归战略的重点关注范围。如果说美国战略的重点在东盟,那么大陆边缘的纵深便是印巴、阿富汗及中亚。而德黑兰地处里海沿岸,里海、黑海、地中海横贯俄罗斯主导的通往欧洲的油气管道。其辐射区域便是中东、北非。印度洋的西海岸是蕴含丰富石油天然气的非洲东岸。

  近年来,正当世界将关注点集中于亚太的时候,印度开始主导构建印度洋版的“APEC”;欧洲则加紧了对非洲传统势力范围的战略影响。世界地缘政治的重心似乎开始“向西回摆”。奥巴马政府能否在2014年完成阿富汗“无痕撤军”,撤军后又向何处“转进”,似乎充满了新的不确定变数。因此,美国的重返亚太似乎更有全球战略重构的属性,中国对此如何选择应提上战略日程。

  应该认清的另一点是,金融危机后,“安全和货币”是美国关注的两大主题,以日本企图构建的“东亚共同体”为代表的太平洋西岸的“排美性”力量的整合,被视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安全隐患。日本企图主导该地区秩序的做法,引起美国高度警觉,是刺激美国再平衡战略的动因。

  在美国看来,目前日本主导的“东亚制度日本化”,以及潜在的“日元汇兑本位制”,无异于地区制度的重构,无异于对美元体制的分割,直接导致东亚力量结构变化,对美国主导的秩序构成潜在威胁。所以,虽然美国推动TPP、瓦解东亚共同体并不是具体针对某一个国家,但日本主导推动的“东亚共同体”和背后的“日元体制”被美国视为对美元体制的挑战,美日货币体制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而人民币尚不具备国际货币的功能,中美矛盾以及中美货币矛盾仍属于次级矛盾。(刘军红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