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十年后重返伊拉克巴格达:满是隔膜与猜忌
“千万不要相信伊拉克人!”在巴格达市中心的解放广场采访时,一位伊拉克老者压低声音,诚恳地告诫记者。这不禁令人心头一凛!时隔10年重返巴格达,让记者感到令人震惊的,不仅仅是依然满目疮痍的城市,更是人心的隔膜和猜忌。
说英语是危险的事
哈阿拉一家是记者十年前在巴格达的邻居。我们花园的墙和她家是连着的,她的妈妈经常把盛满食物的托盘从墙上面传过来。那时候巴格达街区的氛围是开放的,想去邻居家串门,只要敲敲门就可以。记者也经常在小区的空旷处和孩子们踢球。每次开车回去,孩子们远远地就向我们大声打招呼。
而在十年后,当记者重返这个街区,却发现今非昔比。当记者提出要登门拜访昔日的邻居,我们的伊拉克雇员达乌德却谨慎地说,让他们先联系一下是否合适去拜访。
在过去十年里,伊拉克历经毁灭性的战乱和血淋淋的教派仇杀。时至今日,整个社会的安全局势依然不稳,各教派和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相当严重,很多伊拉克人之间已经失去了信任。如果不是亲戚或者亲密的朋友,他们已经很少互相串门,而且和外国人来往经常会招惹麻烦。
拉赫曼曾经是本报在费卢杰的一个报道员。在2007年,因为他的父亲在经过检查站的时候和美军士兵打了个招呼,结果就被“基地”组织成员破门而入,枪杀了包括拉赫曼在内的一家五口。
达乌德已经为本报工作了将近十年,但他的邻居从来不知道他为外国人工作。他坦率地告诉记者,有时候他无法接听记者给他打的电话,因为如果他乘坐小巴的时候用英语打电话,将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后来达乌德告诉我们,哈阿拉一家非常愿意和我们重聚。于是,经过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的检查站,穿过被防爆墙和隔离墩弄得支离破碎的街区,我们最终和哈阿拉一家见上了面。但阴影却始终在我们心中,担心每一次这样对昔日朋友的简单拜访,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防爆墙好似“隔离墙”
重新走在巴格达大街上,一堵堵厚实而突兀的防爆墙使这个城市显得凌乱不堪,加上随处可见的检查站、铁丝网和步兵战车,时刻提醒着人们,战争并没有远离这个国家。
为了抵挡爆炸袭击,美军和伊拉克政府曾在巴格达市区修建了大批的防爆墙。这些防爆墙用钢筋混凝土造成,大部分三四米高、约40厘米厚。除了把“绿区”和政府部门包围起来外,防爆墙在巴格达居民区也比比皆是,常常是把某一大片街区围成相对封闭的“城中村”。
战前,什叶派和逊尼派虽然也大体分区而住,但相互之间的界线并不分明,两派杂居的地方也不少。但战后随着教派分裂的加剧,两派“分居”的界线越来越明显,而“画地为牢”的防爆墙和隔离墩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伊拉克人说,巴格达的防爆墙越来越像“隔离墙”了,这里就像另一个加沙。
巴格达许多大街区一般只有一个路口供车辆出入,入口处往往设有检查站,由全副武装的伊拉克士兵或警察把守。作为安全措施,巴格达居民一般都有注明住在哪个街区的特殊证件,安全部队往往只允许居住在这个街区的居民或者相熟的人员和车辆进入。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本来就有嫌隙的两派穆斯林对对方的街区就更加避而远之。
生活更加困苦不堪
“现在这里的情况并不好,道路到处都被封锁,安全形势不稳定,人们没有钱,没有工作。”乌姆·萨赫拉向记者抱怨说。乌姆·萨赫拉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目前学校也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和设备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对于很多伊拉克人来说,现在的收入虽然比战前萨达姆统治时代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快、失业率居高不下、电力短缺严重、基础设施老化以及政府部门效率低下,加上每天都要面对暴力袭击的风险,这些都让他们的生活不好过。
32岁的阿里对记者说,现在对伊拉克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找不到工作。他自己虽然有一份工作,但收入并不高,因此他现在仍未结婚,因为结婚需要一大笔钱。即便结婚了,他也买不起房子,如果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就只能暂时租房子住。
由于战乱和局势不稳,伊拉克国家电力系统几近瘫痪,输电线路老化破损。目前,巴格达只能供应几个小时的电力,停电是家常便饭,所以一般的伊拉克家庭自备发电机或者向私营发电机机主买电,但两者的价格都不菲。巴格达夏天天气炎热,温度能达到50多摄氏度,所以一旦市政供电中断,许多低收入家庭就只能在高温中忍受了。
在首都巴格达,很多街区的排污系统也无法运作。即便是在富人聚居的曼苏尔区,也会发生污水横流的情况。住在这里的阿里说,在战后长达十年的时间,这个街区的排污系统始终没有人修理,有时人们不得不在污水中放上石块才能行走。
“三大顽症”挥之不去
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不仅推翻了萨达姆的统治,同时也摧毁了国家的法律和秩序,一直被压制的宗教、民族和阶级矛盾一下子喷发出来。时至今日,伊拉克的战争创伤依然未愈。政治动荡分裂、安全形势严峻,社会重建缓慢,已然成为困扰伊拉克的“三大顽症”。
在记者重返巴格达的几天时间里,伊拉克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暴力袭击事件。据美国“伊拉克死亡人数统计”网站公布的数据,伊拉克战争迄今已导致12万多名平民丧生,仅在今年3月上半月,就有170名伊拉克平民在暴力袭击中死亡。
尽管近年来伊拉克石油出口稳步增长,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但由于政治割据、效率低下、贪污腐败和投资环境恶劣等原因,国家重建的进度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失业率也居高不下。这反过来也成为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的因素。
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萨阿德·哈迪西说,伊拉克的“三大顽症”环环相扣,如果不打开这个扣,就无法打开下一个扣。目前一个关键问题是各政治派别忽视经济和民生,过于注重政治和安全问题,但经济发展恰恰是民众生存的基础。
十年前,记者在巴格达工作了近一年,亲历了萨达姆统治时期伊拉克人在国际制裁阴影下的生活,也目睹了美军占领巴格达后的满目疮痍。2003年7月,当记者和伊拉克朋友拥抱说再见时,尽管这个国家刚刚遭受战争的打击,但我们还是期望再过十年,伊拉克怎么也会变得美好起来。但是现在看来,我们那时显然是太过于乐观了。 (记者 梁有昶 张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