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在中东展开“经济外交” 短期或难见效
当地时间4月30日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左)在沙特阿拉伯与该国王储萨勒曼举行会谈。
图片来源:共同社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访问俄罗斯之后,紧接着于4月30日至5月4日访问了沙特、阿联酋和土耳其等中东三国。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安倍将此行作为“高端推销”的首次经济外交。
强化与中东关系
安倍出访中东的着眼点离不开“油气”。共同社称,从维护能源安全出发,安倍寻求沙特和阿联酋继续在稳定供油方面给予合作。
签署核能协定也是重要议题。安倍已经与阿联酋和土耳其签署该协定,与沙特就启动核能协定谈判的前期工作磋商也达成一致。日媒指出,这使得日本向三国出口核电技术和设备成为可能。
在政治和安全合作方面,安培此行也有收获。他分别与沙特和阿联酋就开展外交及防卫部门之间的安全对话达成了共识。此外,安倍还公布了一份22亿美元的援助中东、北非计划。NHK网站报道称,他希望日本能够帮助恢复地区和平稳定。
日本时事通讯社认为,安倍出访中东主打“经济外交安全牌”。可见,他此行是多管齐下,扩大日本在中东影响力。但相比于外交和安全,经济才是安倍中东行的真正关键。
经济是关键
数据显示,日本3月份制造业和就业率出现微弱增长,民间智库也预测日本一季度GDP年增长率为2.8%,有望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增长。这些都增加了日本经济温和复苏的希望,安倍曾表示要“继续强力向前推进”这些变化。
密集访问俄罗斯和中东,是安倍恢复经济的重要一环。4月19日,《赫芬顿邮报》网站曾报道指出,在安倍看来,日本未来的增长依赖于进一步的经济开放,为此他将大力开展经济外交。安倍中东行无疑是要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一方面要扩大日本的基础设施出口。联合早报网此前分析称,安倍政府把基建出口作为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支柱之一。访问期间,他以首相身份为日本核电技术和设备“打广告”,目的在于利用海外市场拯救日本焦头烂额的核能产业。沙特、阿联酋和土耳其均已出台雄心勃勃的核电计划,面对这份巨大“蛋糕”,安倍不会错过机遇。
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供应。沙特和阿联酋尤其重要,他们都是中东产油大国,且日本进口石油的30%来自沙特。共同社分析指出,日本核电站因福岛事件停运后,用于火力发电的油气需求激增,确保燃料供应成为重要课题。而这一课题在日本经济前景好转之际变得更加紧迫。显然,安倍不能让日本走向复苏的势头因为“贫血”而受损。
短期或难见效
日本新闻网称,安倍在中东成功展开了“经济外交”,这让他感到鼓舞。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之际,安倍中东行对日本具有特殊意义。但让“外交”成果变成“经济”成果,尚需经历一个过程。
有分析认为,安倍访问中东销售核能是重中之重。而联合早报网则指出,安倍与中东国家签订的核能协定还需得到国会批准方可生效,日本政府计划在秋天提交议案。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国内对核电出口持谨慎态度,预计部分在野党将会反对。
即便协定顺利通过,日本也要面对多国的竞争。协定只是为核电出口“创造了条件”,真正取得经济效益还得经过长距离“赛跑”。
此外,共同社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安倍经济政策能增加收入的仅占24.1%,认为不会增加的达69.2%,可见民众对经济的信心并未扩大。高达81.9%的受访者表示“无法实际感觉到”经济好转。安倍的中东“经济外交”成果能否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同样是一个未知数。(曹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