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里夫重掌巴基斯坦 曾被穆沙拉夫“赶下台”
巴基斯坦第二大党穆斯林联盟(谢派)领导人、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11日宣布在国民议会(下议院)选举中获胜。如不出意外,谢里夫将在阔别权力中心10多年后,三度出任总理。不过,穆盟(谢派)当前尚未拿下国民议会中的多数席位,可能必须与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
获胜
给国家开对“药方”
截至当地时间12日上午,穆盟(谢派)赢得272个选举产生议席当中的119席,奠定胜选大局。“结果仍在统计,但大局已定。”谢里夫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告诉支持者,“我们迄今是(国民议会中)最大的单一政党。”
当前仍存在穆盟(谢派)无法单独组阁的可能,这种情形下,这一政党将不得不邀请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为强势推动一系列改革带来些许不便。
谢里夫对巴基斯坦给出的“药方”是发展经济,而经济事务也是他在选举中的最大“卖点”。经历多年政治纷争后,巴基斯坦经济发展蹒跚,加之贫困和腐败顽疾,民众多有不满。竞选中,谢里夫提出自由市场和为经济松绑等政策主张,允诺快速发展经济。
阻挠
20天选战百人亡
巴基斯坦塔利班一直试图阻挠选举正常举行,今年以来制造一系列针对竞选候选人的袭击,企图散布恐慌,阻止选民投票。
在过去20天的选战中,各种爆炸和枪击事件已导致包括3名候选人在内的100多人丧生,约300人受伤。11日选举投票当天,巴基斯坦发生数起爆炸袭击,致死20多人。不过,暴力恐怖袭击没能阻止选民走进投票站,为国家和个人前途投下不可或缺的一票。为确保选举安全,巴基斯坦军方在全国部署7.5万名军人和各类安全人员,参与选举安保的总人数达60万。
巴基斯坦选举委员会统计显示,本次选举有近8620万名注册选民,包括约3760万名女性。鉴于候选人遇害和治安情况恶化等原因,全国只有268个选区如期举行投票。选举委员会主席法赫尔丁·易卜拉欣说,这次选举中,登记选民投票率接近60%,创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高纪录。许多巴基斯坦选民对这一高投票率感到自豪。
在对待塔利班和美国反恐行动上,谢里夫与伊姆兰·汗主张相近,支持与塔利班谈判。谢里夫提出重新考虑巴方对美国反恐战事的支持,伊姆兰·汗主张结束与美国的反恐合作,谢绝美方更多援助。
人物
曾被“宿敌”赶下台
谢里夫1949年生于拉合尔一个钢铁业家族,1990至1993年和1997至1999年两度出任总理,任期内推行自由市场经济政策。
穆沙拉夫与谢里夫作为巴基斯坦政坛中曾经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俩在过去曾进行着此起彼落的政治较量,可谓政坛“宿敌”。1999年10月12日,时任巴总理的谢里夫宣布解除陆军参谋长穆沙拉夫的所有职务。同日,穆沙拉夫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谢里夫政府,并将其软禁。同月,穆沙拉夫开始执掌政权。
同年11月,巴军方一位官员以“企图谋杀、劫机和同谋罪”等罪名,对谢里夫和其他四人提出起诉。2000年,卡拉奇第一反恐怖法庭以劫机和恐怖活动罪判处谢里夫无期徒刑,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同年7月,巴审计法庭以腐败逃税罪判处谢里夫有期徒刑14年,且在今后21年中不得担任任何公职。2000年12月,根据与政府达成的协议,谢里夫获得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的特赦,并开始在沙特阿拉伯流亡。
2007年8月,巴最高法院作出裁定,允许流亡海外的谢里夫回国并参加巴议会选举。2008年8月18日,穆沙拉夫辞去总统职务后,于2009年出国“自我流放”,一直住在伦敦和迪拜。同时,2009年7月,巴最高法院驳回了地方法院在2000年对谢里夫的审判,宣布谢里夫在1999年所谓阻止穆沙拉夫乘坐的客机降落的“劫机案”中无罪。
在此后的近4年里,穆沙拉夫一直“流亡”国外。2013年3月,穆沙拉夫回到巴基斯坦角逐国民议会选举,两人再次“狭路相逢”。穆沙拉夫虽然欲重返政坛,但官司缠身半途“折戟”。
观察 王者归来意味什么
在巴基斯坦资深记者贾韦德看来,谢里夫获胜说明两点:一是巴基斯坦国民选择保持现状,而非剧变带来的不确定性;二是所有通向(权力)中心的道路必经旁遮普省,而这一地区选民趋于保守。”穆盟(谢派)在旁遮普省执政5年取得引人注目的经济成就,相比其他地区频繁的恐怖袭击,该省安全状况受到广泛认可。
乐观者认为,这次大选将是巴历史上首次由一个完整任期的民选政府向另一民选政府的和平过渡,而曾经主导国家多年的巴军方对此次大选采取了中立和支持的态度。这似乎为巴社会的民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不过,也有分析指出,谢里夫再次执政未必能给巴基斯坦带来多少变化。过去20年来,政权在人民党和穆盟(谢派)之间轮换,谢里夫“王者归来”并没有改变巴政坛传统的家族政治格局。
对外关系上,谢里夫提出重新考虑对美国反恐战事的支持,让不少美国媒体担心美巴关系将出现波折。而在印度媒体看来,谢里夫是一个相对熟悉的政治对手,其首席外交顾问主张发展对印关系,这似乎对和解进程是个积极信号。据报道,印度总理已向谢里夫胜选表示祝贺并邀请其在适当的时候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