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媒分析安倍经济学真正危险在于通胀力度过头

2013年06月03日 09:3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英国《金融时报》6月3日刊文《分析:“安倍经济学”真正的危险》,文章称“安倍经济学”的危险不在于通胀以及日元贬值的力度不够,而在于力度过头,此外,安倍的经济政策还有可能给日本和世界其它地区带来不良后果。主要内容如下: 

  直到上上周,“安倍经济学”(Abenomics)两个核心要素——宽松与杠杆——的合力似乎还在完美地发挥作用。

  高尔夫球俱乐部的会籍价格——泡沫年代的典型经济指标——出现了上涨。股市也是如此,6个月里上涨了70%。上涨的还有家庭用电的价格。换句话说,资产价格上涨和实体经济通胀似乎都终于站稳了脚跟。

  但日本国内的情绪却与这一切不太合拍。日本央行(BoJ)中有人担心2%的通胀目标实现不了,理由是这个目标野心太大。市场则担心日元贬值的程度可能不足以引发出口的真正复苏,而出口是日本曾经有过的唯一真正增长引擎。

  然而,美联储(Fed)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近期关于“逐渐减弱”量化宽松力度的讲话所引起的股市和日本国债市场动荡表明,人们应该朝“截然相反的方向”担心。“安倍经济学”的真正危险不在于通胀以及日元贬值的力度不够,而在于力度过头。

  尽管不少分析师都认为现在谈论减弱量化宽松的力度还为时尚早,但即便只是提一下逐渐收缩美联储资产购买行动这个想法,也足以令市场陷入混乱。这一可能前景对于日本及亚洲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会产生影响。

  如果美联储真的减弱量化宽松力度、而且美国经济不断走强,那么美元很可能会大幅升值,这意味着日元会大幅贬值。这会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进而使得通胀率有可能突破2%这一目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利率将会大大升高,凸显出“安倍经济学”的核心矛盾:想要通胀走高和超低利率二者兼得是不可能的。

  日本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还有比通缩和零利率更糟糕的事情,那就是错误类型的通胀和高利率。日本经济脆弱性的最大来源当然是其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所有进口原材料的成本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将会大幅上涨,这至少会部分抵消弱势日元对出口商竞争力的提振效应。考虑到日本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由于临时工的占比越来越高,日本的工资水平不太可能相应上升。这意味着,许多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将会下降,消费方面出现的任何增长最终都将被证明是临时性的。房地产价格及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并不能影响到多数员工,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员工。

  到目前为止,日本企业管理层的“动物精神”只激发到了这种程度:他们上调了几次一次性奖金,对年薪却未作调整。与此同时,日本企业的资本支出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下降,这已是迄今为止的连续五个季度下降。结构改革的压力有所降低,而这完全是因为弱势日元营造出一种形势缓和及竞争力增强的假象。于是,贬值取代创新成为日本经济增长乏力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些经济学家,比如摩根大通(JPMorgan)驻东京经济学家菅野雅明(Masaaki Kanno),已在相应调低自己对结构改革内容的预期。日本致力于使用负责任能源的努力,将会让位于向使用核能的缓慢回归。围绕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所需达成的相关条款展开的谈判,并不会导致日本大幅改变保护主义的农业政策。移民问题也没有提上议程。

  另一方面,日本的邻国中国和韩国对日元贬值日益感到不安,德国或许很快也将加入质疑者的行列。经济形势正在加剧亚洲的政治紧张局面(而日本11年来首次增加军事开支之举无助于形势的缓和)。

  与此同时,伯南克关于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的提醒所导致的第一个后果,是加大了日本股市和日本国债市场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证明,市场情绪(尤其是日本国内市场情绪)依然多么脆弱。

  另外,这种波动性不会局限于日本。如果美元继续升值而日元继续贬值,大量流入亚洲新兴市场的资金可能会再次流出。随着美元相对新兴市场货币逐渐升值,这些经济体也将面临成本上升和企业盈利承压的窘境。

  日元上一次剧烈贬值促成了15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没错,这一次多数新兴市场已削减了自身的债务负担、尤其是外币债务负担,因此爆发类似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但日本进行的实验仍有可能给本国和世界其余地区带来不良后果。如果日本央行以如此高昂代价为日本企业界争取来的时间最终被浪费掉了,那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桑晓霓 译者/简易)

【编辑:董煜坤】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