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安倍尚强权欲为日本“松绑”系失道者寡助
原题:安倍两张面孔哪一张是真的(望海楼)
“亚洲最不想要的危险的民族主义新内阁。”当2012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了他的内阁名单后,《经济学家》杂志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而今,安倍在历史、修宪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挑衅言论验证了这句话,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与警觉。
安倍究竟在想什么?
美国《外交》杂志采访安倍时评价说,有时安倍晋三看起来像是两个不同的人:一个是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安倍,支持修订历史教科书、质疑“慰安妇”问题、质疑远东军事法庭的合法性。另一个是务实的安倍,声称要同中韩两国进行接触、合作。近几周来,这两个安倍同时呈现在世人面前,先是在国会答辩中为二战中日本的侵略行为辩解,一周后又承认日本在二战中的行为使有关国家遭受痛苦。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安倍,人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两个安倍间的转换。
“媒体断章取义”,“如何定义‘侵略’不是我的工作,而是历史学家们应该做的”,安倍如是回答,依然习惯地把对历史定论的包袱视为学术问题,抛给历史学家。而在邻国及盟国眼中,历史是昨日的教训,今天的镜子,必须正确面对。
看似飘忽不定、妄言妄语的安倍,似乎从一开始就对自己有了清晰定位。安倍曾表示:“我的政治DNA更多地继承了外祖父岸信介。”
被称作“昭和之妖”的岸信介是塑造战后日本的“超级人物”,日军在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府后,岸信介作为“中坚人物”于1936年被派到伪满,先后担任产业部次长和总务厅次长。1941年,在日本太平洋战争的宣战诏书上签过名。1945年日本战败,他作为甲级战犯疑犯被关进监狱,3年后获释。获释10年后,昔日的战犯当选首相,致力于通过修宪改变日本半独立半占领地位。他的目标始终明确,曾言“我在狱中就觉得新宪法不行,成了一个修改宪法论者”。1987年当岸信介去世时,《朝日新闻》社论写道:“由于被指名为甲级战犯的岸信介复出为首相,不少人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无法明确追究战争责任的原因。”
安倍家族对于岸信介的甲级战犯疑犯身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战争罪行的认定一直耿耿于怀。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安倍晋三身上。他继承了外祖父的遗愿,坚定认为,不修宪,日本就无法摆脱战败国身份,成为“正常国家”。他称赞外祖父是“考虑日本未来的严肃的政治家,在巨大的反对力量面前,立场非常坚定”。一如外祖父,安倍的目标始终明确。
6年前,安倍第一次当选日本首相,虽然一系列一改鹰派的做法让人记忆犹新,但他没有停下实现先辈遗愿的步伐。2007年,在安倍任上,日本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他推动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规定修宪手续的《国民投票法》,使修宪程序正式获得法律依据。当时,安倍就提出“将考虑任内完成修改宪法”,由于自民党处理经济问题不力,在选举中表现不佳,他执政仅一年便以“健康原因”为由辞职。
6年后的今天,安倍偏执的内在精神似乎更加明晰,要成为强者,只服从强者,拒绝忏悔,没有历史省思,甚至挑战民意。漂亮的经济数字是安倍赢得民意的基础,过去10年的日本政坛让人们看到,公众乐于支持任何一个承诺改善经济并自始至终履行诺言的领导人。安倍不应误读民众给予他的支持。如今,他正在冒险埋下危险的种子,安倍的再次右倾或将是日本经济面临的最大危机。
面对历史,安倍无原则地一心想为日本“松绑”,崇尚强权与武力,但恰恰忘记了最简单的,也是被历史无数次验证的一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作者为国际问题专家 辛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