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须“异中求同” 相互妥协
“习奥会”举行在即,外界普遍对此次中美元首会谈的内容充满期待。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中美两国如何管控分歧,增强战略互信,共同构建“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和谐共处的新型大国关系?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构建成熟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双方都须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学会“异中求同”。
“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概念,”黄仁伟表示,“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言,现状是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相互威慑,谁也不能战胜谁。更需要中美认清并真心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长期以来,中美关系中共识与分歧交织,总体上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在实践中应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黄仁伟指出,中美双方都须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学会“异中求同”。其中,增进共同利益与管控危机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两条基本路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两国在诸多国际和地区性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如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复苏、维护全球和地区局势稳定、打击恐怖主义等。黄仁伟认为,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增进共同利益,中美双方都应研究大国利益的相互渗透路径,“光讲利益共同体是不够的,要研究利益渗透到对方的路径。不断扩大两国利益交汇点,使中美两国在更广泛的领域成为伙伴。”
此外,他进一步指出,要合理看待中美之外的“第三方”因素对中美关系大局的影响。新型中美关系无疑在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中发挥着最为核心的示范性作用。不过中方在许多场合也指出,新型大国关系不仅指中美关系,还包括中国与德法英日等老牌发达国家及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关系,妥善处理不同层次的大国关系,将对中美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尽管存在不少共同利益,中美双边关系中也客观存在着诸多分歧,如经贸摩擦等。面临分歧时,黄仁伟指出,需做好危机处理的“顶层设计”,求同存异,进而“异中求同”。具体而言,要加强对话和沟通,增进战略互信,摒弃“零和”冷战思维;客观理性看待对方发展,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妥善处理彼此重大关切。“应超越竞争与合作的二元视角,学会适度妥协。事实上,相互妥协将是中美关系的常态,”黄仁伟说,“要学会在不同点里寻找相同点,在共同点里寻求制度性安排。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由于中美关系面临着诸多结构性、长期性、复杂性因素的影响,一次领导人会晤并不足以解决两国关系中的所有问题。“追求合作,避免冲突,学会妥协。理想中成熟的中美关系需要两国携手共同努力。”但作为积极的第一步,黄仁伟认为,突破传统形式的“习奥会”本身将对中美双边关系产生增信释疑的独特影响: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战略方针,最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大国应有的贡献。(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