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点评安倍外交特征:与中韩关系仍存在鸿沟
视频:胡继平谈中日关系走势:经济高依存 主权争端阻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共同社6日报道,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一直力图打开外交局面,包括通过日美首脑会谈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努力解决日俄领土争端。然而这一切努力能否切实取得成果将被置于日本参院选举之后。同时,日本与中国、韩国关系日益恶化的鸿沟仍然存在。
据报道,安倍就任后出访了美国、俄罗斯、亚洲及中东地区的共10个国家,还在东京与墨西哥及印度首脑举行会谈,大力展开一系列外交。
分析指出,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因钓鱼岛问题持续紧张。今年3月后原本是修复中日两国关系的“绝好机会”,但原定5月举行的日中韩首脑会谈又被搁置。另一方面,安倍政府正在亚太地区加紧构筑针对试图扩大权益的中国“包围圈”,欲加强东盟各国及印度的合作以牵制中国。
对于日本“包围中国”的意图,日本媒体分析称,印方对“牵制中国”持谨慎态度,可见的日印在所谓“围堵中国”的意图并不一致。此外,日本前驻华公使宫家邦彦也发表文章称,所谓“围堵中国”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周边的14个国家中,任何一国单独抑或几国联手,都是无法围堵中国的。
对于中日关系恶化,中国驻日使馆曾多次表示,中日关系陷入最严峻的局面,希望日方正视历史和现实,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日关系重新回到健康发展轨道。
对于安倍的外交,安倍还认为日本可以借着与俄罗斯重启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谈判、加强双方经贸合作或建立国防与外交领域的政治对话机制,达到制衡中国的战略目标,很可能又是严重误判。
此外,日本与因竹岛(韩国称独岛)问题关系恶化的韩国之间,在2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就任伊始曾出现试图修复关系的迹象。但是,由于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等4名阁僚参拜靖国神社、安倍也明确表现出容忍姿态等,双方至今尚未出现对话的动向。
今年2月,日美首脑会谈确认了TPP取消关税允许例外,并就推动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早日搬迁至名护市边野古地区一事取得一致,展现了紧密的盟国关系。
安倍4月访问俄罗斯并同普京总统会谈,围绕俄日领土争议问题就制定“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式”、争取缔结和平条约达成了共识。日本方面将此次会谈成果定位为重启领土谈判。
安倍主导的经济外交也引人注目。为了落实日本经济增长战略不遗余力地推进基建、核电、医疗及环保技术等的出口;带领约120名日本企业相关人士访俄欲推动民间交流;访问土耳其时签署了旨在使日本出口核电成为可能的核能协议。然而,对导致福岛核事故的日本出口核电,日本国内也有批判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