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坠机三周年争论未散 投射波兰社会严重裂痕
日前,波兰部分著名演员宣布拒绝参演电影《斯摩棱斯克》。这部影片以2010年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专机在斯摩棱斯克坠毁为主题,对官方公布的坠机原因进行质疑,在波兰文艺界和社会引起了广泛争论。波兰总统坠机事件已经过去了3年,但对于事件原因的质疑争论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裂痕,并没有消散。在波兰经济增长、政治稳定的繁荣表面下,这样的社会裂痕日益成为波兰的一大隐患。
对于总统专机坠毁事件,波兰、俄罗斯官方都已经就事故原因做出了最终的调查结果,恶劣天气和飞行员操作失误是事故的主因。但部分波兰民众坚持认为其中另有阴谋,并指责波兰政府未能尽到相应职责。有关“刺杀”、“政变”等阴谋论在波兰民间都拥有不少支持者,右翼保守分子和民族主义者也不时利用这一事件煽动民族情绪。在政治层面上,最大反对党法律与公正党以及党主席、遇难总统的孪生哥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都不认可官方的调查结果,经常借此向执政党发难。
争议同样存在于波兰文艺界中。波兰国家电视台4月份播出了一部反映坠机事件的纪录片《坠机事件剖析》,而国家地理频道同一天播出了另一部纪录片《总统之死》。两部纪录片题材相同,但展现的内容和其中隐含的结论却大不相同。《总统之死》倾向于认可官方结论,认为飞行员的错误决定导致了飞机坠毁;而《坠机事件剖析》却对官方结论表示质疑,暗示坠机原因可能是爆炸。两部纪录片播出后,在波兰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反对党法律与公正党指责《总统之死》“抹黑”飞行员,还暗示这部纪录片得到了俄罗斯方面的资助。左倾报纸《选举报》则反过来指责《坠机事件剖析》传播了危险的错误信息,会导致波兰的分裂。
受《坠机事件剖析》的启发,波兰导演克鲁泽决定拍摄故事片《斯摩棱斯克》。影片以一名记者的调查为主线,来揭示坠机事件的阴谋和官方对真相的掩盖。这部影片同样引起了巨大争议,除了很多演员拒绝参与影片拍摄之外,波兰文化部长兹德罗耶夫斯基表示,目前拍摄这样题材的故事片还为时过早,因为它很难摆脱“政治化”的倾向。尽管反对者众多,但克鲁泽不为所动,他认为自己所做的只是“揭示真相”。
围绕总统专机坠毁事件的争论只是波兰社会分裂的一个表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波兰经济长期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一向被国际社会看作是转型国家的成功典范。但在经济发展和融入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部分波兰人感觉波兰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本色受到了冲击,一批以“抵制外来移民”、“反对泛欧主义”为宗旨的右翼团体不断壮大。社会主流群体与右翼保守集团之间的鸿沟日渐加深,而总统专机坠毁事件越来越成为右翼集团攻击对手的“武器”,利用它来博取民众的同情和对政府的不满,以达到政治目的。
当前,欧债危机久拖不决,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导致极右势力在整个欧洲都呈现抬头之势。而波兰经济也开始显现出后劲不足的情况,经济疲软加重了社会不满情绪,也使得极右思潮在社会边缘和失意群体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呼应。2012年底,一名波兰极右分子意图对总统和总理实施炸弹袭击,正是社会分化和极右势力蔓延的极端个案。如果右翼保守集团与主流社会的裂痕不能得到有效弥合,将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隐患,波兰20多年来所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很可能因此面临巨大危机。(记者 赵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