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棱镜”再现网络安全隐忧 折射美政府权力滥用

2013年06月27日 16:22 来源:半月谈网 参与互动(0)

  6月上旬,一名叫爱德华·斯诺登的29岁年轻人爆出猛料,将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互联网秘密监视项目公布于世,引起轩然大波。人们不禁质疑,一向标榜互联网安全与自由的美国政府怎么做起这等“黑客”之事,美国政府又有何权力通过互联网监控其他国家?隐私保护与网络安全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

  “棱镜门”引发争议

  这名揭露出惊天秘密的爆料者,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雇员、防务承包商博斯公司的雇员,能接触到大量机密信息,了解其中鲜为人知的“魔鬼”细节。根据披露,“棱镜”项目主要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负责实施,主要监控全球互联网通讯的邮件、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等10类信息,甚至可以实时监控某个人的网上搜索,这意味着,任何一个人在网络空间内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美国所监视。

  通过这一项目,美国还可以秘密侵入外国目标电脑和通讯系统,发起网络攻击。这一项目披露,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脸谱”在内的九家互联网巨头都卷入其中。这些公司的中枢服务器处理和存放着大量的信息,为情报人员提供便利。据报道,一个苹果手机用户所拍摄的照片、用iOS系统发送的每一条信息、使用的软件、存储的信息,都可能被美国情报部门截获、读取;微软在发现电脑病毒和安全漏洞时,最先告知情报机关,然后再向外发布修复消息,这让情报部门有了可乘之机。但是,目前所有涉事公司对是否参与“棱镜”项目不是否认,就是拒绝公开置评。其暧昧态度值得玩味,也不禁令人生疑。

  监控项目曝光后,引发极大争议。就连欧洲的铁杆盟友也表达出对美国的不满。不少欧洲议员主张要终止“9•11”以来与美国政府的信息数据共享,或者做出相应限制。德国政府对“棱镜”监视项目表达关切,要求美方作出解释。中国也表示,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黑客攻击。网络空间需要的不是战争和霸权,而是规则和合作。

  “棱镜门”事件无疑使美国政府声誉受损。一向将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的美国政府陷入信任危机。美国高官纷纷站出来“灭火”,一方面拿“国家安全”作为挡箭牌,指出这一项目成功阻止了多起针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恐怖袭击阴谋;另一方面谴责斯诺登,要求将其绳之以法,治以重罪。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罗伯特•米勒甚至誓言采取“任何必要手段”,使泄密者付出沉重代价。

  “棱镜”折射出什么

  众所周知,“国家安全”总是政策正确的最好诠释,将“反恐”作为“棱镜”互联网监控项目的“脱罪”说辞,也许能争得部分美国人理解,但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当作何解释?可能存在的肆意侵犯他国民众正当权益的行为,又当如何惩处?这一项目正如其名称“棱镜”一样,折射出多维度的现实。

  一是更加清晰地折射出美国在网络安全上的双重标准。这与美国长期奉行 “例外论”观念密切相关。美国人长期把自己当做上帝的选民,认为美国是“山巅之城”,可以超脱国际关系中正常的法理架构。因此,在国际社会往往采取双重标准。

  在网络安全方面亦是如此。一方面,美国惯于扮演网络安全的受害者,无端指责他国黑客入侵,渲染网络威胁,甚至连正常的贸易投资也被扣上涉嫌“间谍”的帽子横加阻拦。另一方面,自己则组建网络部队,偷偷入侵目标国的网络系统,随时准备发动网络攻击。美国以网络自由为幌子,实际上却在做干涉网络自由的事情,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所作所为正在危害别国的网络安全与自由。

  二是折射出美国政府滥用权力、侵犯个人隐私。美国一直喋喋不休地宣称自己最重视与捍卫公民权利与自由,公权力不会干涉私权利、侵犯个人隐私。而事实是什么呢?美国情报部门的监听力量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监控人们一言一行。“9•11”事件给美国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此后,美国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更趋保守,将国土安全摆到了压倒一切的位置上。为防范恐怖袭击,牺牲个人隐私与自由似乎成为理所应当的事情;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再辩称,百分之百的安全与百分之百的隐私不可兼得。但是,依靠滥用权力而获得的某种安全承诺,于民众真正的安全感又有何益,恐怕带来的更多是对个人隐私与言论自由的干涉。

  三是折射出美国在网络技术领域的巨大优势。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互联网也发源于美国,无论是硬设施(根服务器、超级计算机),还是软力量(网络巨头、核心技术、运行规则),美国都处于无可匹敌的绝对优势,各种海量信息和大数据交汇、集散于美国,谷歌、微软等巨头的触角遍及世界各地。从一个侧面来说,美国在互联网虚拟空间的霸权甚至高于现实空间。这不仅体现在它引领信息时代的潮流,塑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趋势,而且体现在主导网络世界的话语权与规则制定权。

  积极维护网络主权

  网络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各国都置身其中,无法独善其身。与此同时,网络虚拟空间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个“未知的水域”。网络安全问题虽十分紧迫,但又相当棘手,必须谨慎对待、妥善应对。

  首先,各国要捍卫在互联网领域的主权。虽然美国情报部门声称监控互联网信息意在支持反恐,但谁也无法保证,它不会将搜集到的信息转作他用。美国借用此类项目帮助搜集潜在对手的情报信息,甚至发动网络攻击乃至瘫痪一国网络,并非没有可能。面对这样一种态势,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必须将维护网络安全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投入必要力量,筑牢网络防火墙,编织网络安全网,制订应急预案,防止危险发生,坚决捍卫国家安全与主权不受侵犯。

  其次,网络安全亟待国际合作。网络是一个国界模糊的虚拟世界,要构建安全、开放的网络空间,必须通过真诚的多边合作,成立相关的网络工作框架和平台,做好相关信息数据的共享,加强建设性的对话沟通,增进各方了解信任,推动建立公正、透明的互联网管理机制。

  再次,美国需要反思如何处理国家安全与个人权利的关系。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对网络加以必要监管本无可厚非,这也是各国通行的做法,但是像美国这种“无节制”的做法未免过了头,何况他主要是越界,对境外目标加以监控,更让人难以接受。如何看待网络世界的主权关系、如何处理国家安全与个人权利的关系,亟须制定各方都应遵守的基本规则,不搞双重标准,确立网络空间内政府权力的界限,确保公权力履行其职责,又不侵犯个人权利与自由。

  据称,“棱镜”项目只是美国庞大监控项目的冰山一隅,到底还有多少惊人的秘密,恐怕连美国人也难以一一知晓。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筑牢我们的网络防火墙,防止网络入侵的“魔掌”。(戴维来)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