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强硬对外招致日本外交孤立 年内或无望修复
21日举行投票的参议院中期改选在即,日本自民党选情保持着仍然较大的优势。首相安倍晋三极力压抑着独揽国政大权的渴望、冲动和兴奋,多次警告党内人士眼下仍需谨慎,全力应对选战。
可是他的阁僚却似乎有点按捺不住了。
重头阁员又借靖国神社生事
7月13日,安倍内阁的法务大臣谷垣祯一、农林水产大臣林芳正、改革担当大臣稻田朋美、复兴大臣根本匠等自民党籍阁员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灯笼。他们都在灯笼上题了名,前3人还标上了本人的头衔,分别为“京都府遗族会”、“参议院议员”、“传统与创造会、众议院议员”。
靖国神社每年举行的祭祀活动,有1月的“新年祭”、4月的“春季例大祭”、7月的“御灵祭”、10月的“秋季例大祭”,还有就是满脑子军国主义复国思想的极右翼政客与势力所念念不忘的“8·15”战败日。
众所周知,东京的这个靖国神社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大批乙级战犯的牌位。因此,日本政治人物不论以何种形式前去参拜,都会严重伤害中国、韩国等曾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祸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
今年4月,以副首相麻生太郎为首的4名阁僚以及168名国会议员曾大举参拜靖国神社,首相安倍则托人供奉了“真榊”。此举激起中、韩两国上下的强烈愤慨,对存在着领土之争的中日、韩日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8月15日是日本二战战败日。每逢此时,往往会有一些日本极右翼政客前往靖国神社参拜。今年情况如何尚不得而知,但参议院选举结果会对安倍包括历史观在内的内外政策有何影响现在备受各界关注。
邪招拉票 对内胡说 对外胡来
此次日本知名政客在本来不甚受关注的“御灵祭”的行动表现,可以说是安倍希望扩大参选胜势、通过建立强势政权支撑其强硬外交政策路线的一种折射。
安倍本人至今坚持二战未定论,诡称应交由历史学家去研究讨论——尽管内阁官房曾表示会继承历代内阁立场。对于承认原日本侵略军强征随军慰安妇的“河野谈话”,安倍实际上认为它成了日本外交的负担和麻烦。
对历史观和慰安妇等问题拒不表态,保持“暧昧”立场,适时刺激周边国家,与此同时倒打一耙而横加指责中、韩借助上述问题“挑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破坏了彼此外交关系”。此类行径,已经成为安倍等人摆弄周边外交关系的惯用招术。
瞒骗内外视听 横加指责中国
围绕钓鱼岛问题,日方不但否认“搁置争议”历史事实的存在,还固执于不存在领土问题的立场。安倍近日还将钓鱼岛问题与历史问题混在一起对中方横加指责,继续混淆视听,瞒骗日本国民及国际视听。这种将本国舆论引入中国对立面的蓄意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安倍9日在TBS电视节目中声称:“中国为了通过钓鱼岛扩大海洋权益,正在利用历史问题。”谈到历史观与外交的关系,他说:“这是不同的问题,但对方利用了它,有(把历史问题转化为外交问题)在钓鱼岛问题上可以迫使(日本)让步的现实。我们没有妥协的打算。”
韩日对立加深 年内无望修复
历史、现在与未来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安倍政权的一段时间以来诸多违背正确历史观的言行,正使得周边各国人民对其未来能否信守正确国际关系伦理、真正走和平主义发展道路产生深刻的疑虑。
由于不满日方上述相关言行,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放弃了先进行日韩首脑会晤的惯例,而是率先访问了中国,并且收获了丰硕外交成果。
近期刚刚获得安倍启用的日本外务次官斋木昭隆日前借助东盟外长会议等场合来回穿梭,争取实现外交高层往来,积极营造对话氛围,力图达成日韩首脑会晤,阻止日韩关系继续滑坡。
但是,朴槿惠7月10日再次公开警示日方:“日本至今仍在独岛问题和随军慰安妇问题上不断触及韩国人民的伤口。”她进而指出:“即便举行会谈,也应该在日本就上述问题着眼未来的积极气氛下进行。”
据日本媒体近日消息,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日方已放弃谋求在9月上旬的俄罗斯召开二十国集团首脑峰会(G20)期间举行日韩首脑会谈的计划。而且,日方也似乎暂时打消了提议韩方在同月联合国大会上实现双边首脑会谈的念头。
有鉴于此,中、日、韩首脑峰会年内能否实现的悬念也越来越大。该峰会自2008年以来由3国轮流承办,今年韩方是东道主。
改宪扩军备战 日本令人侧目
21世纪的亚洲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与政治活动的一大中心,而支撑这个中心的自然少不了中、日、韩这3个地区核心国家。这似乎已成为定论。但眼下日本与中、韩之间的关系却是如此令世人堪忧。对此,安倍为首的一干政客并没有切实反思自身立场与主张的正当性与正确性,反而更多是以只有一已勉强接受的诡辩、诉苦、指责,来变本加厉地推行令世人不安、警惕的强硬外交政策。
事实证明,安倍“战略互惠关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更适合日本、美国之间那种赤裸裸的利益交往——尽管他们互相吹捧、标榜互为最忠实的盟友。安倍的“价值观外交”及各种所谓的“包围圈”政略,基本也属以邻为壑的强狂而徒劳之举。
至于安倍极力主张的改宪扩军备战道路,则极有可能将日本再次领入险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