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历史在这被扭曲 日本加害行为被肯定
原题:颠倒是非的暧昧历史观
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身份向靖国神社捐赠祭祀费、一些现任阁僚前往参拜等等,初看似乎是“茶壶里的风暴”,掀不起什么大浪。但再往深里一想,却又不是件太小的事。你想,每年都有人到靖国神社表演一番,每年都这样折腾一下,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什么原因,其中必有某种深层的东西在。
这东西是什么呢?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日本对于侵略历史的暧昧态度。靖国神社内的游就馆,就很能体现这种暧昧的、含糊其辞的、不分是非的历史观。游就馆是个战争博物馆,展出的内容都有关日本参与的历次战争,其中大部分都是侵略战争。展出的很多实物,如日军的军服、军刀、勋章、使用过的枪支等等,配以文字说明。关键问题恐怕是基调,在游就馆,这基调就是颂扬,颂扬那些日军将士的“奋不顾身”和“为国捐躯”。历史在这里被扭曲了,因为它不讲“大日本帝国”是加害一方,不讲它穷兵黩武对外侵略,加害于其他国家和民族,造成极其巨大的痛苦和创伤。在这里,加害行为没有被否定,反倒是被肯定。
这,就是靖国神社的历史观。于是,明明是战败日、投降日,却成了暧昧的“终战日”;明明是日军向中国军队投降了,却硬是不承认战败了。
据我所知,游就馆的这种历史观,少有人肯定。美国人看了,也直摇头、很反感,并表示不齿。
但暧昧在持续着,去往靖国神社的膜拜在持续着,这就是日本政治人物的心态和行为。于是有首相安倍的“侵略未定义”论,自民党政调会长高市早苗的“村山谈话过时”论,大阪市长桥下彻的“慰安妇必要”论,副首相麻生太郎的“效仿纳粹修宪”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于是,很自然地,亚洲邻国怀疑,日本作为一个民族就过去的加害行为和带来的深重灾难所作道歉是否真诚?
这么多年来,日本一些政治人物对于来自邻国的声音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无论是严厉批评,还是好言相劝,这些人士不大可能不知道,也可能是听见了装没听见,至于要这些人听进去乃至接受,难度很大。出现和存在这种情形,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日本学校的历史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缺乏是非观的,于是代代因袭。
因此,问题的本质真不在于日本的政治人物是不是在“8·15”这一天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及这些人是不是阁僚,或更高级别的政府官员,而在于日本能否超越历史、超越“8·15”。通过彻底否定,德国已经成功地走出了,而日本还没有,还在暧昧着。
之所以需要超越,是因为历史的重负实在是太重了,有时候让人喘不过气来,它已成为日本与亚洲邻国间无形但巨大的障碍,克服这一障碍,需要更有远见的、建设性的解决之道。
要实现这一点,加害的一方首先要有主动行动。这加害的一方当然不等于加害的人,因为实施加害行为的人大都已经化为灰烬,少数活着的也已至垂垂暮年,现在的日本国民是他们的后人,这些后人生活在同一个被称为“日本”的国家。这些后人极有必要对其前辈的加害行为做一个正确的结论,并且真诚地相信这一结论,用这一结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在日本,这样的人并不是没有,可惜没有成为整个民族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行为。在我看来,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想对日本政治人物说的是,你们对待过去侵略战争的态度,使日本形象蒙羞,使日本利益受损,使日本民族的精神境界下坠,希望你们能够反思。
多年前,当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的甲级战犯的牌位被移入靖国神社时,当时的日本天皇表示了厌恶,并决定不去那个地方参拜,这也延续到后来继任的天皇,至今仍如此。这样做,至少还知道在靖国神社中被供奉着的那些人是些什么人物,还有一点是非感。
当今日本的政治人物,能否在历史观上学学你们的天皇?(任晓 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