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关系有望“破冰” 鲁哈尼在美掀起“旋风”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今晨,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在联合国总部进行了会面,讨论伊朗核问题。这也是美伊外长6年来第一次面对面。这场历史性的会面可谓是万众瞩目。伊核问题的解决能否投下曙光?美伊关系能否能如期破冰?
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欧盟三国以及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外长,于纽约当地时间9月26号晚间,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就伊朗核计划问题是举行了闭门磋商,美国国务卿克里、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德国外长威斯特维勒会后都分别向媒体发表了谈话,称会谈在建设性的氛围中是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希望伊朗方面积极努力,尽快将口头的承诺转化为切实的行动。
伊朗外长在磋商之后,也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绪。此次是美国和伊朗的外长首次同时参加伊核问题国际访谈,也是六年以来美伊国最高级官员的接触,美国国务卿克里会后向媒体表示,他高兴地看到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发言时的口吻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各方将继续与伊朗接触,希望能够得到切实的成果,解决有关伊朗核项目中悬而未决的问题。
早些时候,伊朗新任总统鲁哈尼表示,他希望尽快解决伊朗核问题,并准备通过谈判,在3-6个月,而不是几年的时间,与国际社会签署相关协议。同时伊朗政府也将使伊朗核计划透明,以充分表明伊朗不谋求发展核武器。
伊朗外长扎里夫26号,在六方与伊朗对话磋商以后向媒体重申,问题的解决应当建立在尊重伊朗的人民和平利用核能技术的权利基础之上,同时向伊朗施加制裁压力也对解决问题毫无助益。近年来,安理会以停止铀浓缩活动为由对伊朗已经实施了四轮制裁。
这几天,国际新闻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美伊破冰”。自25号以来,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都被鲁哈尼所占据。《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均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鲁哈尼在联合国大会的讲话。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则滚动播放对他的专访。《华盛顿邮报》也在当天晚些时候刊登对他的访谈。
这位正式上任仅一个多月的伊朗总统在美国俨然已掀起了“鲁哈尼旋风”。这个看起来温和儒雅的温和派总统,早在总统大选之初并未被各方看好,谁也没想到他最后会赢得百分之五十多的选票,而本届选举总投票率是72.7%。作为少数温和派领导人,鲁哈尼以黑马的姿态坐上了总统宝座,然后他又一改伊朗长期以来的强硬外交路线,向西方国家抛出橄榄枝。
鲁哈尼此次纽约之行即将划上句号,而伊核问题、美伊关系似乎才刚刚开始。温和派总统上台,伊朗会变得温柔吗?
洛杉矶居民乔希:我认为伊朗想要核武器,只是因为那是个不稳定的地区,政治十分复杂,有核能力可能会带来好处,对任何国家都是这样,但我真的不知道,也许鲁哈尼是真诚的,也许伊朗真的没有核武项目。
而与美国民众的谨慎乐观相比,伊朗民众对于鲁哈尼的美国之行给予了更高的评价。
德黑兰居民马赫迪:在美伊两国多年敌对之后,鲁哈尼的讲话开启了新的篇章。通过这种新的对话方式,鲁哈尼找到了一条实现本国利益和目标的新路。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伊朗记者罗来安介绍,伊朗经济界也对美伊融冰充满了乐观期望。
罗来安:伊朗外汇市场近日里亚尔对美元汇率大幅走强,有经济界人士表示,内贾德此前每次出席国际会议讲话,里亚尔必定要走弱。而鲁哈尼当选不到两个月,里亚尔对美元已经升值了近20%。
围绕伊核问题,在今年2月和4月,伊朗与六国已经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了两轮对话,但均无果而终。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认为,伊朗核问题的症结在于铀浓缩,尽管伊朗与六国再次回到了谈判桌上,但由于伊朗的要价较高,美国最终妥协的可能性并不大。
李绍先:其实在今年2月份、4月份,美国和西方国家已经提出了建议,就是要伊朗停止生产20%浓度浓缩铀,而且要扩充设备,转移存量到国外,伊朗方面基本上是允许讨论,但是要价还没有开出来。我个人认为伊朗的要价开得很高,不仅西方要承认它低度浓缩度等基本权利,而且要解除美国强加于伊朗的制裁石油禁运。要突破这一点还比较难,因为美国费了三年的时间,才好不容易构筑了这个国际制裁伊朗的平台。(记者吴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