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监控引不满 “后棱镜时代”多国加强网络监控

2013年11月12日 14:57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11月8日,第四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围绕“隐私、可信、协同、保障”主题,共同探讨了“后棱镜时代”的信息安全战略与法学理论,以推动中国信息安全法制建设。

  与会专家表示,自2013年6月斯诺登爆料美国情报部门的棱镜计划以来,国家数据主权成为全球日益重视的议题。美国的监控行为已经引起多国剧烈的回应和反弹。各国纷纷加强网络监控以应对美国的监控。

  美监控引各国不满

  棱镜计划进入公众视野之后,美国国安局(NSA)被曝光曾拦截巴西总统罗塞夫的手机通信数据和电子邮件信息,同时侵入巴西石油公司网络,并调查巴西民众存储在Facebook及谷歌等美国科技公司服务器上的个人信息。

  由于对受到美国监控不满,罗塞夫曾取消筹备已久的访美行程,随后下令采取一连串措施,谋求巴西信息安全和网络的独立。巴西要求将数据存放在国内,同时还将加强对民众使用网络的控制,以避免国民沦为美国国安局的窥探对象。

  今年10月,法国媒体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窃听数以百万计法国公民电话通话,令法国政府“深感震惊”。法国总统奥朗德10月21日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时,对美国监听大量法国公民电话事件提出严厉谴责,认为此类行为“不可接受”,并要求美国就此事件提供所有解释。

  与之相类似,针对NSA大规模长期监听欧洲国家并窃听德国总理默克尔手机通话情况,德国表示非常震怒。德国政府发言人10月25日宣布,德国安全部门高级官员和总理府代表计划前往美国,会晤白宫官员和美国国家安全局代表,敦促他们回答德国政府向美方提出的有关监听行为的所有疑问。

  各国加强网络监控

  尽管棱镜事件引起各国不满,但是棱镜事件却让各国加强了网络监管。记者从会议专家的讨论中获悉,德国联邦情报局近日表示,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1亿欧元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德国联邦情报局希望扩大“技术侦查部”规模,增加约100名工作人员,并提高计算能力和服务器性能。此举使联邦情报局可以像美国的“棱镜”计划一样,更加全面地监视德国跨境数据交流。

  俄罗斯当局拟出台法令加大互联网监控力度,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暂时存储所有网络流量数据,并让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能够接触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电话号码、IP地址、账户名称、社会网络活动以及电子邮箱地址等。俄罗斯《商业日报》报道称,该法令若获得政府批准,将在明年7月开始生效。

  印度则打算在保留原有中央监控系统(CMS)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新的、范围广泛的监管体系。在未经法院或国会同意的情况下,允许安全机构甚至所得税专员直接监视电子邮件内容或监听电话内容。

  此外,越南名为《72号令》的新法规将生效。法规规定,博客和社交媒体网站只能分享个人信息,禁止互联网用户分享或讨论私人信息以外的其他内容,禁止用户引用来自新闻机构或政府网站的信息或发布反对政府及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

  寻求网络监控合作

  除了各国加强网络监控外,与会的专家学者还表示,有些国家也在寻求国家间的合作来加强网络监控。例如,印度外长萨尔曼•胡尔希德10月15日在巴西访问时表示,印度愿意与巴西共享网络安全技术,以帮助其应对美国及其盟国进行的间谍监控。在与巴西外长菲格雷多会晤后,胡尔希德说,印度在网络安全方面有着深入研究,愿与巴西分享相关技术。他还表示,两国将在网络安全上保持持久接触,相互交流有关知识与信息,并共同分享技术上的进步。

  不仅如此,巴西和德国正牵头起草一项联合国大会决议,呼吁保障各国民众的网络隐私权。决议草案将首先提交给联大一个负责社会、人道主义、文化和人权等相关问题的下设委员会,11月底前提交联大审议。决议呼吁把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保障隐私权适用范围扩大至网络空间。这项公约规定“任何人的隐私、家人、家庭或通信都不应受到专断或非法的干涉”。

  除联合巴西推动联大决议之外,默克尔眼下动作频频,不仅寻求与美国达成“无间谍”协议,还希望欧盟内部28个成员国间达成类似协议。一名德国政府发言人10月25日确认,默克尔已向欧盟领导人提出这一建议。

  据了解,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于2010年、2011年、2012年成功举办三届。该大会本着“凝聚各界力量,繁荣信息安全法学发展,推动信息安全战略与法制建设”的思想,由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组委会主办,探讨当下信息安全方面的热点法律问题。(记者 孟伟阳)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