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菲律宾风灾死亡2344人 救援混乱灾民抢掠民居

2013年11月14日 08: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2日,菲律宾塔克洛班,强台风“海燕”来袭,摧毁多栋房屋,灾区现场一片狼藉,士兵和警察在灾区找到多具尸体。  

  中新网11月14日电 综合报道,超强台风“海燕”吹袭菲律宾近一星期,救灾进度仍然缓慢。菲律宾官方宣布的灾区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2344人。不少灾民因缺水缺粮,开始抢掠民居及米仓。对于救灾不力的批评,总统阿基诺三世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反指是个别地方政府人手不足。

  阿基诺言论被指淡化灾情

  当地时间13日,菲律宾官方宣布的灾区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2344人。虽然台风过境已经近一星期,但灾区依然混乱。有灾民冲击政府粮仓,抢走10万袋大米,还有8人在事件中死亡。菲军方则在重灾区塔克洛班市与反政府武装分子交火。

  灾害发生以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不单被狠批救灾不力,言论更多次引起争议。他在CNN专访中声称,风灾死亡人数介于2000至2500人,称早前有官员提出1万人死是“太多了”,旋即遭救援组织质疑是要淡化灾情。

  但阿基诺表示,地方官员因为太接近灾区,因此估计死亡人数时“情感上”受到影响,当局会继续与地方政府联络评估灾情。

  阿基诺称:“塔克洛班市本来有293名警员,灾后只有20人执勤,很多都只顾自己的家人,中央政府因此需从其他地区调派人手到灾区,维持地方政府运作。 ”

  仅两成灾民获援 灾民抢掠民居

  菲律宾红十字会秘书长彭美玉质疑官方说法,认为随着通往灾区道路陆续开通,死伤数字会进一步上升,红十字会初步估计有2.2万人失踪,但强调数字或包括已寻回但未有上报的个案。

  塔克洛班市灾情恶劣,估计仅约两成居民获得援助,多个地区仍缺水缺粮,灾民开始抢掠民居。

  灾民掠夺米粮事件发生在台风重灾区莱特省的阿拉加朗市(Alangalang)。这个在重灾区塔克洛班17公里外的米仓有军警看守,但他们寡不敌众,眼睁睁看着哄抢的民众搬走了约10万袋、每袋50公斤的大米。

  菲国家粮食署发言人艾斯托普雷兹告诉记者:“有些人看来真的饥饿,但有些人看来是抢夺大米准备出售的。”

  在灾后5天、救援不知何时抵达的忧虑下,一些灾民把地下输水管道砸破取水,但未知能否安全饮用。灾民称:“我们或需把水煮沸,但最起码我们有水。”

  一名母亲抱着5个月大的患病婴儿长途跋涉到医院求医,但孩子最终返魂乏术,在医院内呆坐痛哭。塔克洛班陆续有婴儿出生,但市内医院断水断电和缺乏药物,部分初生婴儿需靠人工泵氧维生。

  救援工作变物流噩梦 灾区或爆发传染病

  国际社会大力赈灾,大量救援物资涌入菲律宾,但从机场运到灾民手上,却困难重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形容,救援工作已演变成“物流噩梦”。

  一队运送救援物资的车辆13日驶经连接塔克洛班和邻近萨马省的大桥时遇袭,被迫折返。菲军12日也在吕宋岛南部击毙两名企图劫持红十字会车队的反政府武装分子。

  此外,重灾区塔克洛班各处还有许多尸体有待清理。内阁秘书阿尔门德拉12日晚间对记者承认,尸体多得政府难以应付。

  由于许多遗体仍散置在马路旁,发出臭味,构成了卫生问题;救灾组织警告,灾区可能随时爆发传染病。

  日派上千自卫队 美2军舰救援

  日本继12日派遣50名自卫队赴菲协助救灾后,首相安倍晋三13日在社交网站facebook表示,决定派遣1000名自卫队赴菲救灾,将是自卫队史上最大规模的单一救援行动。

  美国12日也下令两艘驻日两栖登陆舰前往菲国,并计划继续增派美军赴菲。海军陆战队官员表示,目前有243名美军抵菲救援,预料数日内增至1500至2000人。

  美国政府也已向菲当局提供8架C130运输机,参与救灾行动。菲官员强调,这8架运输机会专门用于运送救灾物资。

  亚洲开发银行(ADB)昨宣布向菲提供5.23亿美元灾难援助及灾后重建贷款。

  联合国也呼吁国际社会,为菲律宾筹集3亿美元的捐款。

  相关报道:

  菲律宾风灾成新生儿噩梦 婴儿靠手工泵氧维生

  专访:菲律宾红十字会主席分析救灾进展为何慢

  菲律宾台风遇难者达2344人 宿务成救灾物资中转地

  习近平就菲律宾遭台风袭击向菲律宾人民表示慰问

  日本防相称最多派遣1000名自卫队员援助菲律宾

【编辑:李夏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