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刊解析中国太空成就:技术人员比美俄年轻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12月18日文章称,“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成功着陆,表明“中国梦”不仅限于地球。
文章指出,“玉兔”号的任务只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一部分。在过去数十年中,中国的太空计划得到了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
在此期间,中国在航空航天方面确实取得了相当惊人的进步,如今被公认为外太空方面的重要参与者。要解释中国如何能在几十年间取得这样的进步,原因可以有许多。不过,有一个突出的有趣现象:平均来讲,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团队比俄罗斯和美国团队的成员年龄偏小。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介绍,中国航空航天团队的技术人员大多三十出头。比如,嫦娥三号任务的飞行控制参试队伍的平均年龄为32.4岁。而与此相比,俄罗斯和美国的许多技术人员已经五六十岁了。
文章称,随着经济实力增强,中国可以向航空航天业提供用之不竭的资金,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投身于大量同步进行的航空航天项目。尽管西方疑心中国也许通过行业间谍行为获取了某些高科技设备,但人们不应忽视一个事实,即中国在极为艰难的被封锁年代成功完成了其核、导弹和卫星计划,当时唯一向中国提供支持的苏联也停止了支持。
在“玉兔”号月球车和嫦娥三号相互拍摄的照片中,人们将清晰地看到中国国旗具有象征意义地出现在以虹湾为背景的照片中。没有任何探测器和月球车曾触及该地区。作为时代的标志,许多国家常常这样做,中国也不例外。
考虑到中国在火箭技术和航空航天科学领域取得的进步,尤其是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将在太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中国探测器和月球车将走多远呢?
显然,中国的航空航天业一直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其方式使得中国探测器尽管走得不远,但走得够快,足以令世界惊讶。
航空航天科学也需要合作。在最新的科幻电影《地心引力》中,中国的空间站“天宫一号”拯救了主角的性命,尽管“天宫一号”与美国的宇宙飞船一样,没能在致命的事故中幸存下来。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是救世主,但也许告诉人们一个真理,关于在灾难中人们是多么脆弱,还有携手合作是多么重要。因此,尽管中国坚持其自由开发外太空的权利,但它也参与了重大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国际交流与合作,比如太空科学研究、卫星应用、太空实验室和空间站,当然还有商业卫星发射服务。
在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车登月之际,人们可以看到关于“中国梦”更大的景象。在拥有年轻航空航天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中国对太空的探索将在未来走得更远。然而,中国也应该聪明地、巧妙地与其邻国和其他国家合作,以找到解决它所涉及的各种争端和冲突的方法。中国在地球上的崛起应该是和平的,因为这里是所有梦想和旅程的起点。
专题:嫦娥三号发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