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克里米亚危机 乌克兰和俄罗斯需要妥协
3月8日,辛菲罗波尔,支持乌克兰现政权民众在集会后游行。当日,在辛菲罗波尔街头约超过100名民众举行集会,表达对乌克兰当局的支持。中新社发 王修君 摄
英国《金融时报》网10日发表署名为居住在中国的俄罗斯人、厦门大学外籍教师苏梦夏的文章,题目是《乌克兰和俄罗斯需要妥协》。文章说,2014年3月6日,克里米亚最高委员会通过一项规定,表示将提出申请以联邦主体的身份加入俄罗斯。随后,俄罗斯国家杜马委员会独联体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即回应,克里米亚地位举行全民公投和俄领导层作出决定后,国家杜马将审议有关简化新领土并入俄罗斯的程序。至此,克里米亚地位成为了乌克兰危机的矛盾焦点。
虽然有人认为普京的行动为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赢得了一些战略优势,克里米亚或许助长了俄罗斯爱国主义热情,但将其从乌克兰分裂的说法还是令人震惊。
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不存在冲突的基础
2005年4月,“橙色革命”数月后,我曾到过乌克兰。当时,乌克兰首都基辅弥漫着特别的热情氛围,对国家未来和自由充满乐观情绪的年轻人们仿佛伴随着春天一起来到了这个城市。而在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人们聚集在广场悼念刚去世的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似乎更关心灵魂而不是革命。
作为周游四海的俄罗斯人,像我,习惯了在国外经常被追问大量涉及政治的问题。人们总是问我,“你们”——俄罗斯人,是不是喜欢普京总统?有没有遗憾苏联解体?俄罗斯是不是想控制其他国家?……这意味着,身为俄罗斯人,要么你主动关注政治,要么身处的环境都会让你不得不去关注政治。
去乌克兰之前,我有些紧张将被问及一些尖锐的政治问题。但事实上,在那里没人问我这些。我发现在乌克兰,作为俄罗斯人,无论在哪里,都感觉和本地人无异,也不会引起特别注意。同时,曾经共同生活过的苏联时代也留下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和回忆,比如小时候我们看过一样的动画,唱过一样的歌曲,同样经历了变革的年代。当然,同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也有或多或少的文化差异,比如爱沙尼亚人说俄语的不多,乌兹别克人比较关注清真食品。但在乌克兰,我真的感觉沟通不存在任何障碍,很容易理解对方的思想,私下间也不会去质问彼此的国家责任、政治分歧等。
乌克兰人在俄罗斯,和俄罗斯人在乌克兰一样,感觉熟悉而自然。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是如此的融合,以至于几乎不能明确区分谁是俄罗斯人,谁是乌克兰人。很多乌克兰人的姓结束在“科”,比如季莫申科。而2014年3月1日投票通过授权俄罗斯出兵乌克兰的俄上议院主席的姓就叫马特维延科,还有俄罗斯花样滑冰明星普鲁申科。他们是乌克兰人还是具有乌克兰血统?在俄罗斯,根本没人在意。
乌克兰的民族差异并非冲突原因
虽然媒体报道都在渲染强调乌克兰各部分地区的宗教、语言和历史的差异,但事实上这种程度的差异在很多欧洲国家都存在着。在中世纪欧洲,没有一个国家、民族、语言或宗教的疆界是固定的:都是在持续不断地变化、移动和融合着。
对乌克兰来说,最广为人知的是,乌克兰的首都基辅正是孕育俄罗斯文明的摇篮。公元988年,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并最终发展形成了俄罗斯文明。尽管中世纪关于基辅的历史并不是很清楚,但莫斯科与基辅文明的分隔应该与蒙古入侵有关。基辅的经济与政治就逐渐受波兰和立陶宛的影响。
1596年,基辅东正教教会签订了布列斯特宗教合并协议,皈依罗马教皇,诞生了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宗教、思想斗争后,17世纪初基辅又恢复了东正教信仰,而18世纪初位于西乌克兰的利沃夫却转向希腊礼天主教。
在乌克兰的历史上,除了东正教和天主教的传统,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就是土耳其和鞑靼的影响。比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就控制了部分乌克兰南部、包括克里米亚。另外,现在乌克兰人有深切民族认同感的历史上的哥萨克人,事实上也包含了多民族文化。以研究哥萨克闻名的历史学家德米特里·亚沃尔尼特斯基就提到了果戈里的著名小说《塔拉斯·布尔巴》描述的扎波罗热,现乌克兰境内)哥萨克人事实上融合了斯拉夫人、土耳其人、鞑靼人等。
在西乌克兰城市利沃夫可以深切感受到乌克兰优雅地位于不同文明间的十字路口。
在道路上可以看见,希腊礼天主教教堂的建筑风格类似于西方欧洲建筑,而教堂内部却布满了东正教风格的圣像。还有随处可见著名的“土耳其咖啡”,芳香弥漫。
简而言之,这些所谓宗教、语言和历史的差异是从古代就一直存在着,并不比其他欧洲国家严重。
俄罗斯
克里米亚将举行全民公投的决定作出后,乌克兰危机陷入僵局。俄罗斯方面,普京拒不承认乌克兰临时政府的合法性,更指责乌克兰反对派通过违宪政变武力篡权。乌克兰方面,乌克兰过渡政府总理亚采纽克称克里米亚全民公投是蓄意违法,没有法理上依据。据英国广播公司和乌克兰媒体报道,亚采纽克强烈谴责克里米亚当局是“分裂分子和乌克兰叛徒”,警告他们没有任何文明国家会承认号称克里米亚政府的所谓公投,也只有朝鲜、委内瑞拉、叙利亚可能会承认这种公投。
短短1个月前,俄罗斯才刚作为冬季奥运会的东道主喜迎八方宾客,现在却已因乌克兰危机面临美国和欧盟的制裁。然而,制裁措施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美国和欧盟的制裁收效有限,相反制裁可能会加深俄罗斯反西方国家的情绪。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曾经希望全盘西化,对西方充满期待,梦想渐渐破灭后,俄罗斯人怀有痛苦矛盾复杂的“苏联情结”。一旦制裁导致敌意扩大,会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开放,将俄罗斯推向极端民族主义方向。俄罗斯称军事干涉的理由为俄罗斯公民和俄语族群受到当地极端民族主义的威胁,必须采取行动。而如果克里米亚发生独立,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必然愈演愈烈。现在,乌克兰已宣布进行全国战争总动员,进入战备状态,并称准备好应对俄罗斯的战争。剑拔弩张之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血腥的战争。
要避免冲突,就需要各方冷静做出必要的退让和妥协。俄罗斯可以调整对克里米亚公投的态度。不是单方面做出决定和行动,而是利用在克里米亚已获得的战略优势来同各方进行协商。
作为克里米亚公投的替代方案,俄罗斯可以帮克里米亚向乌克兰争取更多的自主权,保护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并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政府的权威。同时,俄罗斯还应要求西方国家承诺不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让乌克兰承诺保留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克里米亚海军基地。在乌克兰遵守承诺的情况下,俄罗斯可以同意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
从谈判理论上讲,如果一方索求无度易导致双方不平衡,从而遭受不公方将产生修正主义心理,这样的谈判结果是不稳定且无法持久的。因此,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应明白,最终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平衡的、而非只偏袒一方。乌克兰和俄罗斯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都互相承认双重国籍,经济关系极为密切。而一场轻率的战争将轻易摧毁一切。
专题:乌克兰政局持续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