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缺钱 底气不足或难开展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 3月4日,美国五角大楼资深官员首度表明,亚洲再平衡战略因预算紧缩无法实践,这一结论令舆论哗然:国家战略会因囊中羞涩而难以为继?
其实笔者每次访美,都会听到美方强调,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是遏制中国、也不是军事部署的调整,而是一种包括经济、文化、外交和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的大战略调整。奥巴马曾在演讲中明确表示,“亚太再平衡”的首要出发点就是为了在亚洲的繁荣中分一杯羹,从而创造美国国内的就业和增长。但是,地区内的各国,甚至包括它的小兄弟们,都认为美国的目的就是来搅局、拉偏架、挑矛盾、围堵中国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差异的认知呢?从经济角度看,这就是缺钱闹的。
对“亚太再平衡”,美国国务院、商务部等系统都该参与,但是国防部在此事上特别积极,行动尤其迅速。白宫政策一出,他们便调整了军力部署。为什么美军在这件事上作风如此爽利?美国军方的朋友说了实话:须知,我们的军舰呆在东亚成本低,吃喝拉撒都是本地“盟友”供着,而且带着小兄弟们联合演习的时候既安全又威风,不像在中东随时担心遭人袭击。这样的重返,谁不愿意干呢?与之相比,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返,比如TPP或者国际文化交流的项目,则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或是需就各种贸易投资等实质性问题做艰难谈判的。于是,在国际媒体的印象中,基本上都是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在“再平衡”中唱主角,经贸文化领域似乎与再平衡战略无关。
这几年大家都看出来,美国军事实力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语言上的嚣张主要是在摆pose忽悠小兄弟掏钱交保护费,但真有问题的时候,它却并没有依靠武力来重新主导各地区事务的决心和实力。叙利亚、乌克兰等问题上都可以看出美国的空虚。所谓“时来天地同借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美帝国的时运不济,有人说是因为盲目扩张导致如今不得不收缩。假如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美国从伊斯兰世界撤军之后,理应便可很快恢复。但是美国这些年财政开支的构成告诉我们,美国的衰落是源于内在的体质变差,是一种长期的相对衰落,而不是一时劳累乏力。
军费在美国大账本里其实是小头,那钱究竟花到哪里去了?乔治·索罗斯提供的答案是“今天的美国人拒绝死亡”。美国社保和医保开支太大,占到了国家财政开支的四成。未来十多年内美国财政开支的赤字问题难以实质性改善。也正是因为对此心知肚明,所以美国政府在描述其自身的财务状况的时候,使用了很多统计数据和语言技巧的小花招,努力营造外界的乐观预期。
翻了美国的账本,再看它对外战略的调整,我们就可以对其趋势有比较明确的把握。美国防务开支的波动周期大约是20年一循环。2011年起刚刚步入一个下行周期,未来多年国防开支都将处于下行通道中。在此背景之下,美国再平衡战略在硬实力上是难以为继的,除非在软实力和不那么花钱的领域搞出点花样来。
美国重返东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偏向其经济方面。2012年底,美方便开始重新评估重返东亚政策的效果,2013年可以隐约看到其中的转变。如今美国把TPP等经济领域的地区重组方案端了出来,其本质就是要打造一个“没有中国人的再全球化”,试图重新构造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对于美国的两手,中国也要两手应对。“新型大国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对美政策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应进一步抬高外部势力操纵和干预地区安全事务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也应该充实其经济含义,重新界定中美经济关系,以我为主地构造地区经济秩序。
2014年中国主办APEC会议,秋季的北京将成为亚太地区领导人展示友谊和共识的舞台。考虑到中国的人口结构变迁和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可以吸收更多地区邻国的商品,也可以为地区内友好国家提供更多的资本与货币信用。十三亿人的大市场显然要比三亿人的市场更具有成长潜力。我们应该展示出主动塑造地区政治经济和战略前景的诚意、胸怀和实力。比方说,倡议一个比TPP谈判更务实更可行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框架,又有何不可呢?(翟东升 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