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问题北约处境尴尬 态度谨慎“不给力”
由克里米亚地区归属问题引起的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危机暂时转入缓和期。北约驻莫斯科新闻处负责人罗伯特·普舍尔25日表示,北约没有打算因克里米亚问题“孤立俄罗斯,但会重审与莫斯科的关系。”
对比俄罗斯在边界部署重兵的强硬动作,北约一反之前在中东等地区军事干预的咄咄逼人之势,而是选择在此次事件中采取全面防御,更多的表现出“木已成舟,无力改变”的态度。面对克里米亚问题,北约为什么会如此“不给力”?
首先从自身来看,《北大西洋公约》仅是一个共同防卫条约。根据条约第五条,“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北约成员国将“采取必要行动,包括利用武力”援助受到攻击的国家。正是这条红线,令北约无法直接插手。
乌克兰不是北约成员国,尤其现在乌、俄两国又处于“擦枪走火”的边缘,在北约看来,乌克兰不啻于一个烫手山芋,此时接过来的结果只会迅速激化与俄罗斯的矛盾,惹火上身。再加上乌克兰自身的军队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水平又明显会“拖后腿”,这使得北约将更加慎重考虑将其纳入势力范围并为其“出头”。
从北约目前参与的军事行动来看,耗时长、成本大的阿富汗战争引起了北约成员国民众的怨声载道。媒体和民众对各自国内经济疲软和金融危机的不满越来越多的转移到政府对外军事行动上。而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经济来往密切,大宗基础能源严重依赖俄罗斯进口。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民众恐怕不会愿意因为一个认同感较低的乌克兰,而牺牲自身的切实利益和经济发展。
此外,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和欧洲,内部关于国防开支和军事部署的矛盾不断。美国一直抱怨北约成员国中的“欧盟团队”削减国防开支,使欧洲的军事震慑力大大降低;而欧洲国家也在指责美国政府自去年起实施的“重返亚太”战略,将欧洲置于边缘化地位。军事预算和战略重心转移问题成为每次会议的争吵热点。这令北约在对外统一行动部署中,一边精心算计着自身的得失,一边寄希望于多拉盟国“出头”,更难做出快速反应。
不同于之前远离本土的“势力之争”,此次发生在家门口的危机和俄罗斯的强大军事实力,让北约不得不采取谨慎的应对方法。除了象征性的几场军演,北约也只能看俄罗斯的下一步行动相机而动。而军事对抗,无疑是双方都不想走到的一步。(记者李小雨)
专题:乌克兰政局持续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