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安倍让步韩国:只是外交微调 不具有太多实际意义

2014年04月02日 17:0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不谈慰安妇问题,不代表安倍晋三已经修改了自己在慰安妇问题上的观点; 4月5日以后,教科书问题将重新成为日本与周边国家的争论焦点。表面上的日本服软,其实只是安倍外交的微调,并不具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日本发行量最大的经济类报纸《日本经济新闻》,保持着与政府、大企业绝对一致的步调。3月24日,安倍晋三首相已经到达荷兰,在开始准备26日晨(荷兰时间25日)与韩国总统朴槿惠、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前,该报紧急发表了一份民意调查。“51%的受访者认为,不该向中韩服软”。安倍内阁并未向中国服软,把中国拉进来,是因为安倍在过去一个多星期里,向韩国做了太多的“让步”(日语中“让步”有“服软”之意);拉上中国,是为了给前线的安倍打气——绝对不能因为和韩国总统有了一场在美国监督下的会谈,而再做新的“让步”了。日本民众不会答应的。

  “向中国示强是现在日本比较时髦的一种现象。”一位数十年从事日中友好的民间交流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不过现在,把韩国也视为不抱好感的国家,在日本同样具有了几分时髦的意味。《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希望日本在东亚继续保持对中韩的强势态度,对安倍内阁近期的“服软”多少有些不满。

  在东亚地区,日本将参与西方对俄国的经济制裁,与俄国的关系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日朝关系虽然从3月19日开始有了课长级的谈判,但级别毕竟不高,即便在3月底升为局级谈判,但能够让两国关系出现转变的可能依然不大。中日关系在日本媒体强烈鼓动的“中国威胁论”、或有时会变个形式成“中国崩溃论”的影响下,短时间内难以出现好转。

  安倍内阁唯一能够争取的东亚国家仅有韩国一国,况且有美国的直接命令,向韩国做出一些“让步”本来是不得已的事,但《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似乎没有理解安倍的这些“苦衷”。

  其实安倍并未向韩国做出“让步”,在外交手法上,用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技巧,用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处理韩国问题,这让日本媒体以为日本已经向韩国服软了。

  “服软”之一:不谈慰安妇问题

  安倍晋三在日本政界中,算是对慰安妇问题准备最详细的政治家之一。

  3月12日,政府发言人、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见记者的时候,未等记者提问,先念了一段准备好的发言:“继承河野谈话的内阁方针未发生任何变化。”

  两天后,国会的预算委员会上,执政的自民党议员提问时,上来就问安倍内阁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一直在预算委员会上侃侃而谈、基本不会看稿子的安倍,忽然谨慎起来,拿出了准备好的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了一段事先写好的文字:“我会继承河野谈话”。

  “万幸”。15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对菅长官、安倍首相的谈话做出了这样评价。“万幸”在韩语中是“不幸中的万幸”的简便说法。日本媒体就当真了,“万幸”成了各家报纸的报道中心,似乎韩国已经感受到了安倍的“服软”。

  比如,此前安倍是十分强硬的慰安妇问题专家。

  十几年前,安倍晋三刚刚出道,已经是“思考日本前途与历史教育的年轻议员之会”的秘书长(现在为顾问),为这个政治家团体在媒体、社会摇旗呐喊的是民间的“制作新历史教科书之会”,而国会议员主要在政界为众多的历史问题翻案。“不存在侵略战争,也没有慰安妇问题”,这是年轻议员们反复强调的事,其中喊声最多的便是当时的安倍秘书长。

  “不存在强迫(韩国)妇女从事慰安妇的问题”。安倍在公开场合多次这样说。言外之意是,过去那些慰安妇还不是从日本军人这里挣足了钱,现在却谈起道义问题了。慰安妇问题在关心日本历史的很多年轻政治家那里,首先是个商业问题,商业问题已经通过金钱当时就解决了,他们认为今天已经没有谈这个问题的必要了。

  “在25日的日美韩三国首脑会谈中,不会谈及日韩两国之间存在的历史认识及领土问题。”3月24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不谈慰问妇问题,在日本媒体看来这已经是日本做出的一个让步。

  人们还记着,朴槿惠出任韩国总统后,在慰安妇等问题上曾经反复向日本喊话,希望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安倍暂时不谈慰安妇的“非强迫性”问题,日本媒体认为,这已经给韩国很大的面子了,该算是日本对韩国做出的第一个让步。

  “服软”之二:继承河野谈话

  “摆脱战后政治体制”曾是安倍内阁的一个重要政治方针。这其中包括不承认对慰安妇问题向韩国道歉的“河野官房长官谈话”,还包括要重新审视承认对亚洲国家侵略并做出道歉的“村山谈话”等。

  在2012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及众议院选举中,安倍晋三在几个场合都公开表示“对河野谈话需要重新审视,做出改变”。这是安倍当选总裁、率领自民党获取竞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选后,必然会有所动作。这让韩国很不安。

  安倍内阁认为,1993年,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发表的关于慰安妇的谈话,是受到了来自韩国的压力,在慰安妇调查上存在众多问题,在文字上与韩国方面有磨合的痕迹。安倍本人从未直接看到过能够证明强迫韩国妇女从事慰安妇的字据,所以他很有信心地反复强调慰安妇不存在“强迫性”问题,他的内阁也准备重新调查“河野谈话”的出台过程。

  否认“河野谈话”是安倍内阁的一个重要方针。慰安妇问题发生在70年前,当过慰安妇的韩国妇女,其叙述的内容如果有一点不够准确,在安倍等政治家看来其慰安妇身份便值得怀疑,她们谈的历史不值得采信。

  可2014年3月12日,日本外务省次官(副部长)斋木昭隆在韩国与外交省第一次官赵太庸举行了会谈,斋木提出,在3月下旬的荷兰核安全峰会上,举行日美韩三方首脑会谈。当时赵次官就谈到“日本该首先解决历史认识问题”。赵次官说的历史问题中,很大一部分指安倍内阁成立后,反复强调的对“河野谈话”的重新确认一事。

  随后,菅官房长官、安倍首相先后表示继承“河野谈话”,这和之前的对“河野谈话”的态度已经大不一样,该算是对朴槿惠做出的一个重要的让步。

  在需要和韩国首先改善关系的时候,安倍忽然改说要继承“河野谈话”,对此《朝日新闻》前记者早野透认为:“安倍内阁只是一时修改了轨道,将来还会成为外交问题”。

  “服软”之三:推迟发表审定教科书结果

  当过政治家秘书,现在做政治评论的安积明子发现,本该在3月26日发表的对历史教科书的审定结果,忽然被延迟到了4月5日。“这显然是在实现首脑会谈后,日本对韩国的一个让步。”安积在3月23日东洋经济网上写道。

  安积是在3月中旬打听到这件事的,她知道对历史问题的重视是安倍内阁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教科书问题、教科书上写的历史事件,安倍有过多次的非常详细的指示。虽然安倍不具有历史学的任何功底,但有着比历史学家热烈的激情。在安倍内阁的“教育再生”方针的指导下,今年1月,日本的学习指导要纲已经做了修改,充分反映安倍内阁见解的教科书将要出台,过去把历史上日本丑恶一面的内容也写进历史的“自虐史观”将被排除,安倍历史观将更多在新教科书中反映出来。

  “韩国反对这样的日本教科书。25日刚刚进行完首脑会谈,第二天就发表这样的鉴定结果,这对韩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日本不得不将发表日期推迟到4月。”安积采访相关人员后,明白了真相。

  韩国早就对安倍内阁的这次修改抱有很大的戒意。“这次日本修改教科书,将教给日本的新一代错误的历史,也会将韩日的纠葛传给后世,这是韩国方面不希望的”。韩国方面很早已经向日本转达过这样的意思。

  当然在正式场合,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官员并不承认延期公布结果一事。“审查委员会的一些委员在日程上需要调整”。

  单是推延了一些时间,算不上真正的让步。安积透露说,“2月18日,在韩国举办亚洲经济金融合作国际会议的时候,日本财务省国际局长山崎达雄提议,双方积极探讨日韩货币互换问题。”日韩货币互换协定规定两国进行30亿美元的互换,该协定已经在2013年7月3日到期,之后两国关系交恶,日本方面停止了互换,这本来是日本牵制韩国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现在日本要给韩国一些实惠了。

  日本媒体谈的“让步”(服软),不如这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实惠。

  美国“老板”的最终旨意

  不谈慰安妇问题,不代表安倍晋三已经修改了自己在慰安妇问题上的观点;承认“河野谈话”,这本来是日本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必须遵守的国际责任;延迟发表对教科书的审定结果,并不意味着放弃安倍色彩浓厚的教科书,4月5日以后,教科书问题会重新成为日本与周边国家的争论焦点。表面上的日本服软,其实只是安倍外交的微调,并不具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进行这样的微调,完全为了服从美国的旨意。

  《朝日新闻》驻韩国记者贝濑秋彦认为,奥巴马总统4月下旬将访问日韩,之前反复要求日韩改善关系。美国重返亚洲时,不愿意看到自己在东亚的两个盟友闹翻。为此,安倍不得不在3月中旬两次公开说“承认河野谈话”,而韩国也不能无视美国的要求。

  表面上的日美韩会谈,实际上是奥巴马主导的安倍与朴槿蕙的会谈,也算是安倍外交借助美国实现的一个突破。前一段还在大谈韩国经济有可能衰退,朴槿惠政权不够稳定的日本媒体,这两天突然为日美韩首脑会谈变得欢喜雀跃起来,所有报纸均把会谈消息放在了头版头条。相反,同时间韩国及美国的报纸,未见一家把日美韩首脑会谈放在头条的。

  日本媒体在发蒙吗?不是,是日本太需要在东亚打开一个突破口了,而韩国是唯一的选择。(特约撰稿 陈言)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