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莫迪当选印度总理意味中印经济联系会更亲密
莫迪曾4次访华。图为2011年11月莫迪到访中国
“亲发展、亲市场”,这是媒体对印度新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评价。
一时之间,莫迪成了全世界媒体的头条人物。他注重经济的特色以及富有争议性的民族主义背景,让世人对其当选议论纷纷。作为一名印度的政治明星,他曾为了印度的经济发展先后四次访问中国,也曾在竞选时对中印边界表达了强硬态度。那么,他的上台,到底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北京青年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印度问题专家马加力。
疑问一
“经济能手”当选 对中印经济意味着什么?
5月16日,随着印度人民党在本次印度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胜利,该党的总理候选人莫迪顺利当选。当晚,莫迪发表锁定胜局后的首次公开讲话,宣称要让本世纪成为“印度的世纪”。
自从2002年起连任了四届印度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莫迪就以其一系列拉动经济的举措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印度的广东。”英国杂志《经济学人》这样称呼古吉拉特邦,并表示,让该邦获得这一称号的主要贡献人就是莫迪,他在担任该邦首席部长以来,修建公路和电力设施,引进外资,让该处的GDP增加了近两倍,其他很多社会指标也得到了改善。如今,古吉拉特邦以印度全国5%的人口贡献了全国16%的工业产值和22%的进出口额。
在法国里昂证券公司首席战略师2013年的分析中,莫迪能否成为印度人民党的总理候选人,成了印度股市最大的希望。
此后,莫迪被提名并当选,印度股市果然一路上涨。随着他的一路攀升,美国主动对其发出了访美的邀请,丝毫不提2002年古吉拉特邦宗教冲突事件后莫迪曾一直被美国拒绝发放签证。
“莫迪的当选,意味着中印两国的经济联系会更加亲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印度问题专家马加力说,这不仅是跟这位总理的风格有关,也是印度的需求。
他对北青报记者说,在莫迪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放大到全国范围来看,印度整体的问题也是基础设施的缺乏,跟莫迪的基本经济理念是吻合的。因此,他的治邦理念肯定会变成治国理念。而中国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技术、经验和资金,咱们都有。”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智库高级研究员阿尔温德18日表示,莫迪是热心学习中国经验的学生,印度今后的经济治理有望走出“中国模式”,决策与落实将比现在更有效率。
在还是首席部长时,被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称为“经济好手”的莫迪,曾四次来华访问,主要目的就是“招商引资”。最近一次是在2011年,莫迪访问了四川省,受到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的接待,随后四川企业大量投资古吉拉特邦的工业园区。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在该工业园区投资10亿至20亿美元。
马加力认为,莫迪当上总理后,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引进外资。
疑问二
联邦制度 是否会给中印经济带来阻碍?
在对印投资方面,中国在此前做得并不是太容易。今年2月,中国向印度提出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涉及铁路改造和城市隧道建设等。印度《经济时报》称,这笔投资的金额已超过日本,成为目前单个国家对印度的最大投资,为此“印度方面正犹豫不决”。
“这种犹豫不决有一部分原因是在心态上。”马加力说,中印之间还存在一些问题,双方还缺乏足够的战略互信,这是中印关系中潜在的不利因素。
他介绍,在印度方面看来,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对手。此外,中印边界争端还存在,经过多轮的会谈和谈判,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没有最终解决。这恐怕是中印关系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
也因此,在马加力看来,莫迪上台后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政策的话,不会像以前在邦内一样容易,会遇到一些阻力。
他介绍,由于人民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在国家层面推行政策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但在政策实施阶段,一些邦的执政党如果是国会中的反对党,完全有可能作出不服从中央政策的举动。
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这就意味着各邦都有自己独立的制定和修改政策的权力,管控经济的权力比较分散。目前,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和规划权力为各邦政府所有,而很多邦议会仍处于反对党国大党的控制下。
此外,莫迪某些减免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私企的赋税来促进它们的投资的做法可能引起对政府公正性的质疑,导致更激烈的社会冲突,英国《金融时报》就对此提出了质疑。
疑问三
新总理上任 中印外交关系会不会变?
而对于莫迪本人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政治形象,也引起了外界的疑虑。2002年在古吉拉特邦发生的印度教徒对穆斯林教徒的暴力事件,直接导致了至少1000人丧生,当时的舆论认为莫迪作为首席部长是失职的。
而此次莫迪在竞选时,也表达了他对中印边界问题的强硬态度。当选后,他又会在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上作出怎样的举措呢?
“可能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不会有所变化。”马加力说,目前为止莫迪还未对国家安全等方面发表过自己的独特观点。印度现在的外交战略是符合其国家利益的,此后预计也基本上不会有变化,“中印关系总体上还是稳健的,呈现一种好的势头”。
马加力表示,新总理上任,总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外界带来的担忧和怀疑,很快就会随着莫迪的执政被逐渐打消。
他说,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曾希望推动中印争端问题的解决,但是没有连续执政,因此很多想法没有得以实现。对此,他对新的印度人民党政府抱有希望,希望中印关系发展得会更好。
关键词
莫迪其人
5月16日,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投票结果揭晓,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议席中获得压倒多数的席位。印度人民党总理候选人莫迪成为下一任总理。着眼于经济发展是莫迪的特色之一,他在担任印度的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期间,带领该邦经济迅猛增长。为争取外国投资,他还多次访问中国、日本等国家。同时,他的宗教民族主义倾向也让他一直颇受争议,美国、英国和欧盟都曾对他进行过抵制。
印度人民党
印度人民党的支持者主要为印度教教徒和城镇中产阶级即城镇中小商人。该党主张把促进少数派和落后阶层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张实行民族主义、民主、非教派主义。对外关系方面,他提出“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反对偏向大国集团,主张邻国建立良好关系。随着印度人民党在本次选举中以过半数议席获胜组阁,该党候选人莫迪成为印度新一届政府总理。
印度选举制度
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联邦议会由总统和“两院”组成。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由议会两院及各邦议会当选议员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两院”包括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联邦院由总统指定的议员和其他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的代表组成,副总统为该院议长。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有权弹劾总统。多数席位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本版文/本报记者 孟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