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为痴呆症寻找更具同情心的名字
彭博社5月25日报道,原题:中国为痴呆症寻找更具同情心的名字 汉语基于症状来为疾病命名,因此糖尿病的名字便由“糖”和“尿”组成,存在读写困难的病叫“读写困难症”。痴呆症则来源于意为“疯狂”和“憨痴”的汉字。如今中国医师担心,许多痴呆症患者太过敏感而不寻求治疗。他们呼吁为痴呆症取个新名字。
香港中文大学临床精神病学教授海伦·赵说:“中文名称说明,病人精神上有疾病且极愚笨,这令他们遭到双重耻辱。”
这并非汉语地区独有的问题,韩日语言中有许多也依赖于汉字。专家表示,许多亚洲的病症名称来自于数世纪前中国医生根据病症或病理的命名,“那是最直接、最容易的理解方式。当时人们并未太多考虑敏感性。”汉代传奇医生华佗是第一个正式命名痴呆症的人。
在日益老龄化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症是最常见的痴呆症。随着工业化加大污染等风险,该病症的流行将更广泛。
各国对痴呆症的病名均不同,大多数都倾向于使用“认知障碍”这类技术词语,美国便采用了“神经认知障碍”。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工作组指出,即便在英文中,痴呆也包含负面含义。
多年来,亚洲曾尝试用不含贬损意味的汉字词语来命名痴呆症,台湾从1998年开始便努力劝说人们改用“智力丧失”来形容,如今公众和媒体已不再使用旧有病名。日本2004年开始支持鼓励人们改用“认知障碍”,之后越来越多患者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经历。这表明,公众对这项病症的印象正发生改观。
在中国,官方媒体在2012年也曾发起过类似努力,让观众为新病名投票。120万名参与者中70%选择使用“脑退行性疾病”。这一结果被公布,鼓励人们使用新病名。但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于欣(音)说,专业人士并不认可这个新病名,这一努力的效果在不断减弱。
中国官方机构1995年就将阿尔茨海默症作为痴呆症的正式用语。但在中国,这一病名很少被使用,因为它很难拼读也不容易被记住,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于欣说,“许多来找我看病的老年患者说不出这个病名,都把它叫‘阿阿阿病’。”(伊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