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俄上演“亦敌亦友”世纪情 互有好感又有对抗
“德国一直是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的润滑剂。”尽管过去一个世纪,德国和俄罗斯(苏联)两个欧洲大国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血拼和冷战的较量,但俄新网对当前的德国还是有这样清醒的判断。因为乌克兰危机,德国近日加入强硬制裁俄罗斯的阵营,不过,《明镜》周刊等媒体还是在问:“德国到底是选择美国还是俄罗斯?”善于思辨的德国人不会轻易给出答案。德国是与俄罗斯关系最密切的欧盟国家,德国也是最不情愿制裁俄罗斯的西方国家。德国约有1/3的油气能源来自俄罗斯,有120多万俄罗斯移民,靠对俄贸易解决30万人的就业……与俄交恶不仅会让德国在经济上有“切肤之痛”,德俄地理位置上的相近,也让德国必须考虑自身的安全。在中国欧洲问题专家刘作奎看来,俄欧像两只总是试图走近的刺猬,无论从理念上还是实际利益上总是有磕绊,无法相容和相处,但德国一直从中平衡俄欧关系。“亦敌亦友”,让德俄两国保持着一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防备的关系。
“百年来德俄第三战发生在经济战场”
8月初,德国对俄罗斯的一项军事订单让德国政府颇为纠结。最终,莱茵金属公司为俄建造作战训练中心的项目被撤销。“美国利益”网站5日刊文称,德取消对俄军事交易恰逢两国关系陷入冷战后的最冷时刻。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关系相当“热络”和务实。去年底,自称“俄国朋友”的施泰因迈尔再次出任德国外长时,外界就猜测两国关系还会加速发展。但乌克兰局势让两国领导人开始“绝交”。据报道,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默克尔至少与普京通过30次话。但马航客机坠毁乌克兰3天后,两人未再通话,这种沉默被美国《华尔街日报》看成是“标志着欧洲地缘政治中或许最为重要的关系已出现裂隙”。
“德国取消对俄军事交易,将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吃紧。”《纽约时报》4日这样评论。该报认为,关系“吃紧”将导致德国政府承受来自国内工业界的更大压力,后者警告称,“对俄经济制裁将阻碍德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失业率”。在7月底,当德国终于向美国让步,同意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经济制裁时,俄罗斯《观点报》就提醒德国说:“正是由于德国对俄形势评估不准,令德国在百年内两度深陷民族灾难。好在这次美国人挑起的第三次德俄冲突集中在经济战场。”
不管是今年全球回顾一战爆发百年,还是近年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俄(苏联)之间的灾难都会被屡屡提及。德国和俄国是欧洲大陆两个传统强国,历史上不乏结成姻亲乃至成为盟友之举。俄罗斯纽带新闻网4日报道,与彼得大帝一样齐名的沙皇叶卡捷琳娜,就出生在普鲁士一个败落贵族家庭,“这个嫁出去的德国姑娘给俄国的政治和军事带来威名”。18世纪下半叶,双方曾一起勾结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圣彼得堡“欢迎欧洲人定居”政策的感召下,很多德国人移民到沙皇俄国。
一百年来,双方的纷争,基本上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矛盾。本有王室姻亲关系的德俄两国在一战中却分属互相敌对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一场厮杀以两败俱伤告终。德国战败,沙皇也被十月革命推翻。1939年8月23日,两国曾缔结《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但在德国西线战事取得胜利后,二战“祸水”还是东流,最终让苏德两国殊死相斗。俄罗斯人认为,这场战争夺走2700万苏联公民的性命,而苏联红军正是踩在第三帝国的废墟上宣告一个强国时代的到来。
冷战期间,西德同苏联的意识形态斗争始终占主导地位,矛盾和斗争是两国关系的主导方面。1989年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后,1994年9月俄罗斯才从德国全部撤军。苏联解体后,德俄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德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大量援助,双方关系一度进入“蜜月期”。德国常被称为俄罗斯在欧盟的“代理人”,无论是科尔还是施罗德执政时期,德国领导人都与俄罗斯总统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德国人对俄罗斯又爱又恨
不仅美国人对德国起初不愿制裁俄罗斯有所不满,就连日本女政客也抨击德国亲近俄罗斯。日本前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7月18日在《华盛顿邮报》以“德国和韩国调整对俄、中关系”为题撰文称,“一种隐秘的中立似乎正在进入这两个国家的外交”。在她看来,中国正试图使朝鲜半岛“芬兰化”,而德俄经贸关系深化,“德国民意束缚了默克尔的手脚,德国商界一直是反对就乌克兰问题对俄实施系统性制裁的主力”。
《环球时报》记者从德国工业联合会了解到,德俄贸易基本持平,去年两国贸易额达765亿欧元,其中俄出口德国为360亿欧元。目前,德国在俄企业6300多家。德国国内有30多万个工作岗位依赖德俄贸易。德国主要对俄出口机械产品、汽车及汽车零件和化学工业产品。德国1/3的原油和近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德国“东方委员会”主席曼戈尔德说:“对俄进行联合抵制简直就是胡闹!”
在是否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德国人有些不情愿。今年4月德国《世界报》在报道克里米亚问题时说,“德国人藏着俄罗斯情结,这是一个悖论”。德国的民调显示,有54%的德国人反对德国独自制裁俄罗斯,另有49%的人希望德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持中间立场。德国权威民意测验组织“福尔萨”7月底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3德国居民担心,乌克兰冲突可能催化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发生战事。俄新网称,该调查有助于解释德国在乌克兰危机中行事谨慎的原因。
文化上亲近也是德俄关系不一般的原因之一。德国作家英格·舒尔茨说,德国人与俄国人的关系就像是“深情与极端厌恶之间的拔河”,俄罗斯人有时是精明而冷酷的伊凡大帝,是个处于亚洲的外国,但有时让人想到他们的好客、深刻的灵魂及文化,培养出柴可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国家。哲学家尼采曾把俄罗斯看成是“乌托邦的世界”,比西方更加美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认为,俄罗斯具有亲和力,他的文学之路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把俄罗斯看成是一首田园诗,与普京有着“哥们儿关系”。在德国做过克格勃、会说流利德语的普京与施罗德曾关门密谈至深夜,只是偶尔要求翻译人员帮忙确定个别微妙单词的含义。俄电台评论员谢尔盖·多伦科曾说:“在许多方面,普京对待德国的方式都与俄沙皇一样,后者曾就经济现代化、管理和技术等问题向德国求助。”
德国“民歌皇后”海伦·费舍尔出生于西伯利亚,随父母移民德国。德国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1950年以来移民到德国的外国人中,俄罗斯人排名第三,达到120万人。在柏林,生活着约15万俄罗斯人。在勃兰登堡门等旅游景点,《环球时报》记者时常看到有俄罗斯人在卖苏联时期的勋章、军帽、套娃。在柏林等地还有多座红军纪念碑。俄罗斯的鱼子酱、望远镜、伏特加在德国很畅销,有德国网民说,“宁要普京的伏特加,不要奥巴马的威士忌”。而全俄社会舆论调查基金会7月的民调显示,66%的受访者认为,同俄罗斯最友好的国家先后为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印度和德国。有1/4的俄罗斯人表示“在德国有亲友”,有57%的人愿去德国旅游。
曾有驻柏林的俄罗斯记者说过:“俄罗斯人对德国的印象特别好,但德国人对俄罗斯的印象则出现两极。”德国《南德意志报》近日的一篇文章也持同样观点:“我们对俄罗斯又爱又恨。在对俄关系上,德国人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定位。从没有一个西方国家与俄罗斯有着如此沉重的历史厚重感和不确定性。”
德国能平衡欧俄关系
德国柏林东欧问题专家凡尼塔·波希尔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纳粹发动的二战曾让俄罗斯损失惨重,这让德国人有补偿心理,认为应更宽大地对待俄罗斯。同时,与俄罗斯一样,德国也有“反美反西方”情绪,一方面源于英法等国曾反对德国统一,另一方面,美国的间谍丑闻让德国反感。波希尔认为,在政治光谱上,德国和俄罗斯都存在两极现象。德俄“亦敌亦友”,不能走得太近,但也不会太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学者刘作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理解德俄关系必须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个是从欧盟层面,一个是从德国层面。他认为,总的来说,欧俄关系在苏联解体后曾呈现出逐渐走近的态势,但乌克兰问题使得双方关系发生逆转。双方由敌对和怀疑到试图找到新的利益共同点,彼此关系走走停停,但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从德国层面来看,德国认为必须处理好对俄问题,否则欧洲难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而且俄罗斯的市场潜力巨大,又是德国和欧盟的近邻,无论从哪方面看,德国都不想放弃俄罗斯这块蛋糕。欧洲能源困扰能否得到解决,俄也是关键。因此,尽管欧俄关系看起来很冷,但德国更强调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的双边关系,这一点显然与部分欧盟成员国以及美国是不同的。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近日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撰文说,俄的长期考虑着眼于德国正稳定成为21世纪大国和欧洲的既定领导者,但在美国再次缠斗俄罗斯的背景下,德国未必能与俄惺惺相惜。因此,俄正寻求通过与中国以及其他金砖国家的关系弥补与西方贸易的萎缩。(记者 青木、柳直、丁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