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过程一波三折 历史终将铭记正义
中新网8月15日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侵略铁蹄终于在这一天止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文书并未出现“投降”字眼。日本政府和媒体则通称这天为“终战日”。在日本迎来战败69周年之际,以安倍为首的一众右倾势力却倒行逆施,和时代呼求相向而行。与遗忘和谎言对抗,重温历史、面向未来,正成为日本社会亟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投降决议一波三折 日本成最后“顽敌”
1945年年初,中共领导的敌后军民和国民党指挥下的正面战场对日军展开了局部反攻;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反攻作战取得胜利。5月8日,法西斯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在法西斯阵营里,日本成为最后一个孤独的顽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但是,日本政府却在7月28日这天表态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发誓军方要在本土进行“陆上特攻作战”,“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苏联出兵百万开赴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毛泽东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在一次内阁会议上,日本海军司令部总长丰田副武认为:“要投降,除维护国体外,还必须附带三个条件:一、日本自行处理战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装;三、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不同意见的几番僵持中,会议始终没有结果。
原子弹的威慑与苏联红军的重击,加上中国战场上的全面反攻,给准备举国“玉碎”的日本头上浇了一盆冰水。时任首相铃木贯太郎在内阁讨论无果的情况下,直接奏请天皇决断。 日本御前会议从9日夜里一直开到10日凌晨,考虑抵抗无望,天皇裕仁最后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正义终将胜利 历史不会遗忘
8月10日,日本政府分别电请瑞典、瑞士,将投降之意转达中、美、英、苏四国,“日本政府决定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传遍了全世界。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首先在投降书上签字。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
签字结束后,上千架美军飞机从东京湾上空呼啸而过,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投降书的签署,正式宣告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此后,驻海外的日军陆续向盟国投降。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了他的随身佩刀,以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1951年8月13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由于“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之后”,故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至此,人类历史上漫长而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点。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不得不吞咽自己种下的苦果。历史不会忘记,正义终将胜利,那些无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福祉、为一己之私倒行逆施的个人与势力终将付出代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