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本积极强化外交对抗能力 提高安倍海外出差费

2014年08月26日 08: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近期,日本政府及各部门开始酝酿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基于首相安倍晋三“俯瞰地球仪外交”的方针,日本拟通过提高首相的“海外出差住宿费”、扩大“驻外公馆”覆盖面等措施,积极强化日本的“外交力”。其中,包含着提升与周边国家外交对抗能力方面的意图和目的。

  按照内阁官房的规划,首相及随员每年海外出差的住宿经费,大约在3000万到4000万日元之间。但安倍第二次上台以来频频外访,几乎平均每个月就要出访一次,出差费用开支也节节攀升。2013年安倍的“海外出差住宿费”预算为3450万日元,结果当年安倍去了32个国家,共花了6640万日元,费用翻了一番。2014年相关预算增加了750万达到4200万日元,但安倍今年到目前为止又去了十几国家,9月上旬他还将访问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年内还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脑峰会和联合国大会等,可以预见,安倍今年的“海外出差费用”肯定会大幅超过预算。为此,日本政府正展开协调,打算将首相的“海外出差住宿费”大幅调高到7000万日元,这将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当然,安倍频频外访是有“实际成绩”的。一方面,他反复推销其所谓的“积极和平主义”,谋求一些国家对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理解”,增进安倍与相关国家首脑的“私交”和“信赖”,同时不断宣扬中国进出海洋活动等“中国威胁论”言论,强化对中国进出海洋活动的牵制。另一方面,针对相关国家的战略经济领域积极展开“首脑推销”,推动日本在海外的经济扩张和利益攫取。有报道称,安倍每次出访都会带着庞大的经济团体,与到访国家和地区洽谈合作。2013年,日本企业在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的中标金额达到9.26万亿日元,几乎是2012年民主党内阁时的3倍。

  日本媒体报道称,安倍今后仍将继续推行首脑外交,此次大幅提高其“海外出差住宿费”,为安倍外访解决了“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日本外务省计划继续大规模扩大“驻外公馆”在重点地区的覆盖范围,着力强化日本的“外交力”。

  《每日新闻》8月22日报道称,日本的“驻外公馆”是指大使馆、总领事馆、政府代表部的总称。大使馆主要设在驻在国首都,除代表日本政府与驻在国谈判之外,还进行资讯搜集、国民领事保护以及宣传国家形象等公关活动。总领事馆一般设在驻在国的主要城市,负责国民领事保护等事项。政府代表部则主要设在联合国、欧盟等组织和一些经济合作开发机构。

  据称,日本外务省计划2015年在中亚和非洲西部等15个国家增设大使馆或领事馆,并把费用纳入当年的预算当中。据《读卖新闻》23日报道,2013年度日本在6个国家增设了驻外公馆,今年增设数量将更多。报道还称:“(日本)与中国、韩国以世界为舞台的‘宣传战’,激烈程度正在上升,(增设驻外公馆)有强化作为外交活动据点的驻外公馆体制的目的。”

  截至2014年,日本驻外大使馆的总数为139个(包括今年预定开设的3个),“驻外公馆”数量已达到263个。外务省的目标是,到2017年,日本将驻外使馆增加到150个。包括2015年准备开设的15个“驻外公馆”的费用在内,外务省提出的强化外交力的总费用约为100亿日元。

  日本媒体称,有关方面还没有公布具体将在哪些国家增设“驻外公馆”,但估计将包括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非洲西部的利比里亚、加勒比海岛国巴巴多斯等国家,“有对抗正不断加强进出上述地区的中国的意图”。

  当然,日本在实施全球外交力量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比如说人员问题。安倍晋三格外重视非洲、中南美和中东等3个地区,但外务省向自民党“消除浪费项目小组”提供的资料显示,日本“驻外公馆”的编制总数是3488人,但截至6月1日,实际到岗人数3378人,缺员110人。缺员的驻外公馆涉及上述3个地区68个大使馆中的55个,也就是说,在这3个地区的八成大使馆中存在缺员情况。日本政府从2005年开始逐步削减国家公务员编制,外务省2014年度的人员编制是5787人,比2004年增加了约4%,在国家公务员编制缩减整体进程中算是得到了照顾。不过,由于近些年为了应对《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等问题,外务省管辖的业务不断膨胀,人手不足问题令人事主管官员颇伤脑筋。

  此外,外务省人事管理分本部和驻外机构两个方面,如果大幅度增加本部人员的话,就只能削减驻外机构人员数量。(驻日本记者 张建墅)

【编辑:李雨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