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深陷结构性困境 安倍内阁面临挑战
由于日本经济下行风险凸显,日本学者现在最常提及的词汇已从“复苏”转为“衰退”。近期公布的系列数据显示,日本经济遭遇安倍晋三二次执政以来最严重的寒流。今年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萎缩7.1%,创5年以来最大跌幅;上半年贸易赤字5.4271万亿日元,创1979年来半年数值新高;国内消费需求依旧收缩,贸易失调难以逆转。
当前,“安倍经济学”越来越受到质疑。日本共同社最近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超过84%的日本民众感觉不到安倍经济政策对经济的提振效果。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主要由内需构成,出口及相关产业仅占20%。因此,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内消费和投资。2013年“安倍经济学”推出后,量化宽松和积极财政政策带动了富人的消费和公共投资的增长,使日本经济看起来欣欣向荣,官方对经济形势的评价也由“缓慢复苏”升格为“复苏”。然今年4月安倍将消费税从5%提高至8%,本想借此改善严重的财政赤字,强化社会保障,助力日本经济摆脱长期萧条,却不料让刚有起色的日本经济遭受重创: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内需严重不足,导致日本经济从“转弱”走到了今天的“潜在转折点”(衰退的边缘)。安倍原计划将于2015年再次上调消费税,但眼下糟糕的经济表现,让他不得不暂缓实施这一计划。
目前,日本经济深陷结构性困境,但结构改革却步履维艰。老龄化和少子化是日本社会的痼疾,它导致的劳动力供给不足、保障成本过高和创新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仅靠量化宽松和财政扩张很难实现经济的“逆向复兴”。9月初,安倍调整自民党高层人事并改组内阁,新设“地方创生大臣”,瞄准“地方经济活力”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但这些措施为选举作秀的成分似乎更多。此外,日本还面临诸多挑战:在产业“空心化”的大趋势下,法人减税并不一定会促进企业投资回流;在福岛核污染阴影散尽之前,高端农产品难以成为出口优势产业;财政赤字居高不下,要通过新设保育院等手段增加就业却面临预算的约束……
从短期看,财政刺激可能成为“救命稻草”。日本政府拟用于2014年度经济重建和摆脱通缩的预算经费高达72.6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5.67元人民币),大部分将于下半年使用。但从长期看,日本要摆脱结构性困境非一时之功。如果不进行深度改革,促进竞争和技术革新,提高潜在增长率,安倍政府就无法从根本上拯救日本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