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一周要闻:机器人也能自我进化了?
本周焦点
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个中国实验项目
美国休斯敦一间负责运营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平台的企业NanoRacks,日前与中国院校达成历史性协议,允许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一项生命科学实验在国际空间站上完成。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将首次利用国际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在美国常年禁止NASA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进行空间合作的历史背景下,此次达成的协议被认为“规模虽小但意义非凡”。
本周明星
太空蔬菜:味道好极了
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6名宇航员在太空种植的生菜喜获丰收,日前首次品尝了他们在空间站种植的紫叶生菜,这标志着该空间站蔬菜培育试验取得阶段性成功。科学家把这一口舌尖上的味道视为人类向载人飞船火星探测迈出的重要一步。
外媒精选
谁在加速物种灭绝?
答案可能会令很多人郁闷。据8月11日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称,正是“无肉不欢”的人士可能加速了全球物种灭绝。理由是为了满足“食肉的趋势”,大量畜牧生产不但引起气候变化和污染,还耗费了更多的土地和作物,导致物种丧失栖息地,而栖息地问题远比其他因素会更快导致物种的灭绝。
一周之“首”
量子门叠加态首次在实验室实现
奥地利物理学家成功在实验室将两个逻辑门叠加构建出全新量子计算机模型,能比标准量子计算机更高效地完成量子计算任务。这是首次于实验室实现量子门的叠加态,同时证明了一种全新的更加高效的量子计算方式。凭借新研究有望设计出速度更快的量子计算机。
首次拍摄到复杂生物神经系统活动影像
看到“思想”不再是梦。美国科学家日前成功拍摄到一段果蝇幼虫在移动时全身神经系统活动的动态影像。对如此复杂且处于运动之中的生物体来说,此举尚属首次。该研究将为人类大脑等更复杂神经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
“最”案现场
宇宙最大结构的候选者
美国和匈牙利科学家最近携手发现由9个星系的9个伽马射线暴(GRB)组成的环状结构,其距离地球70亿光年,总跨度达50亿光年。相对而言,银河系的跨度仅为10万光年。现有理论认为,宇宙最大的结构应该不超过12亿光年,最新研究一旦获得证实,将颠覆现有的宇宙理论。
前沿探索
万有引力常数的宇宙普适性
宇宙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疑问是,万有引力常数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数值相同吗?天文学家的最新研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一项对遥远星系长达21年的研究证明,万有引力常数不只在地球中而是在整个宇宙中都保持不变。
深层地幔和外太空再次测到中微子
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在地壳和更深层地幔中探测到中微子的反物质——反中微子,地幔中的反中微子甚至占到总量的一半左右。最新发现有助于物理学家们揭示暗物质等宇宙奥秘,地幔中微子的探测研究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放射物衰变如何驱动地幔中岩石层移动等过程。
混合肝细胞能让肝组织安全再生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首次鉴别出一种混合肝细胞,能够在不引发癌症的情况下,让肝脏组织再生。与包括干细胞技术在内的其他肝脏再生技术相比,新方法不仅有效,还不会引发癌变,从而更加安全。
质子与反质子为真正镜像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一支团队在对粒子物理学中标准模型的一个基本特性——CPT不变性进行测试时,对质子及其反物质——反质子的荷质比做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测量,证明质子和反质子表现出严格的镜像。这些高精度的测量有助于决定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周技术刷新
超快全光通讯技术有望出现
美国普渡大学用铝掺杂氧化锌,在氧化锌中浸满了铝原子以改变材料的光学性质,开发出一种新的“等离子氧化材料”。其有望带来超快全光通讯技术,至少比传统技术要快10倍。
生物兼容性脑机接口概念出炉
植入式神经假体装置(NPDs)是脑机接口(BCIs)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与局部神经细胞对接。但NPDs可能会被免疫系统排斥而使移植失败。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多家单位提出了一种柔性生物兼容脑植入装置设想,有望降低免疫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为那些脊髓损伤和使用义肢的人带来利益。
纳米粒子结合又有新方式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科学家受到海边常见的沙堡和沙雕的启发,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能在液体中将纳米粒子组装成细丝。这些细丝能够在断裂后重新组装,成为一种全新的纳米粒子结合方式。未来有望借此开发出带有柔性接头的微型机器人或是带有磁性和自我修复功能的凝胶。
液滴可以悬浮并发出蓝光
法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类似于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的全新悬浮技术,用电让液滴从金属盘子上悬浮起来,并让悬浮液滴和盘子之间的缝隙发出微弱蓝光,照亮上面悬浮的液滴,形成迷你照明装置。该技术可用于生产自由移动的微型等离子体装置。
奇观轶闻
机器人也能自我进化了?
英国和瑞士科学家携手研制出了一种能自我进化并不断改进性能的机器人系统,研制的目的是进一步弄清楚生物的进化过程。他们的最终目标是研制出能适应周围环境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未来或能应用于汽车制造或农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