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进入“后朴槿惠时代”
【国际观察】
10月初爆发的朴槿惠“亲信干政门”日前迎来关键节点:韩国国会表决通过对现任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朴槿惠立即被停职并听候宪法法院的最终裁决。最终裁决无论结果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说,都预示着朴槿惠时代的终结,韩国正进入“后朴槿惠时代”。
从“邪教疑云”到“闺蜜干政”,再到号称百万民众参与的抗议集会,“嫁给国家”的朴槿惠最终还是没能逃脱韩国总统大多难以“善终”的吊诡结局。在野党将弹劾朴槿惠的理由大概归结为三点:纵容崔顺实干预国政,违反宪法;在应对“岁月号”沉船事件中未能有效保护民众生命,未尽职尽责;在崔顺实胁迫大企业向其捐款一案中,涉嫌受贿。一言以蔽之,朴槿惠“私而忘公”或者“公器私用”。而这一点正犯了现代政治的大忌,也触发了韩国民众对高层腐败的深刻记忆和敏感神经。
长期以来,虚弱的政党政治和强大的财阀体制始终困扰着韩国社会。表面上是金大中、卢武铉等领导人“击鼓传花”式的“青瓦台魔咒”,背后实则是韩国积弊已久的政治制度。
一方面,地方主义和裙带关系始终是政坛潜规则。人们往往倾向于无条件支持特定地区的政治人物或者家族,政客之间也常以地域或是派别划分敌友亲疏。而本应在现代政治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政党却显得存在缺失,各政党走马灯式的分化重组、变换名头就是政党缺乏核心理念坚守的表现。
另一方面,已然成为文化符号的财阀体制也使得韩国的政商关系始终难以理清。滥觞于战后安排的财阀体制,使得整个国家被十来家营业额占据GDP八成多的大企业牢牢绑架。政客为了竞选和掌权要巴结依靠财阀,财阀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也要拉拢团结政客。利益交错之下,国家治理这种头等大事成为政客和财阀组成的小圈子里推杯换盏的一场场利益交换。尽管韩国民众对这一怪现状早就恨之入骨,一次又一次地走上街头,呼吁变革,但尾大不掉的体制积弊却依旧不动如山,朴槿惠此次遭遇的政治梦魇显然只是韩国政治痼疾的周期性发作。
回到朴槿惠“亲信干政门”本身。尽管最终裁决还没出来,但无论是从跌入谷底的支持率、还是从众叛亲离的政治格局来看,朴槿惠几乎无力回天。加之韩国检方连日来爆出的不利消息,朴槿惠很可能难逃被起诉的命运。而在新总统上任前的“政治空窗期”中,纷乱折冲将是韩国政治的新常态。
一是围绕宪法法院对弹劾案的裁决进程,执政党新国家党和在野党对立明显。前者希望稳步推进,越慢越好;后者则巴不得法院快刀斩乱麻,彻底让新国家党一蹶不振。二是从此番弹劾案投票看,新国家党内部分裂严重,如何与朴槿惠切割,如何尽快修整止跌、迎接大选,也是个严峻考验。三是朝野政党围绕2017年韩国总统大选的布局已然拉开,各方面的博弈冲突也逐步进入白热化。
当前,韩国政坛各派系正紧锣密鼓地应对“后朴槿惠时代”。执政党新国家党方面,亲朴派和非朴派已经在为党内领导职务吵得不可开交,但却始终无人能够力挽狂澜、稳住局面。而在野党方面也开启了群雄逐鹿的戏码,第一大在野党民主统合党党首文在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城南市市长李在明的最新民调支持率分列前三。朴槿惠给保守派带来的负面影响、左翼政党的各自为政、“韩版特朗普”李在明的异军突起等一系列因素的交织,使得接下来的韩国大选扑朔迷离。当然,更值得韩国民众担忧的还有不大景气的经济。据研究机构预测,韩国第四季度的居民消费可能进一步萎缩,经济增长率仅会略高于0%,多事之秋的韩国未来或许还要面对更多的“雪上加霜”。
朴槿惠时代的终结是韩国国民的选择,也是韩国政局新一轮角力的开始。在“后朴槿惠时代”,不确定性和混乱将是挥之不去的关键词。
作者:姚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