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俄媒体论坛闭幕 媒体互信为两国关系助力
中新社莫斯科7月5日电 (记者 王修君)以“中俄合作新未来与媒体使命”为主题的第三届中俄媒体论坛于4日在莫斯科闭幕。论坛期间,与会各方一致认为,中俄媒体只有加强互信互通,才能平衡国际舆论,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方位发展助力。
自2015年以来,中俄媒体论坛分别在圣彼得堡和北京举行了两届。本届论坛延续了上两届论坛的惯例,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俄媒体机构在论坛期间还签署了17项新闻领域的合作协议,内容涉及共办电视频道、共同出版专刊、扩大两国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多语种国际信息资源交流合作等,其中大部分协议属长期合作,且具有战略性。
此次论坛虽然举办于媒体交流年开始进入收官之时,但两国媒体均予以了高度重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和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塔斯社等中俄75家主流媒体均派出高层人员与会。参会媒体的数量较前两届有显著增长。
在当天论坛的主旨发言阶段,各方代表对当前中俄媒体合作水平予以了肯定。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双方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积极宣介中俄合作,树立起两国良好的大国形象;努力宣传两国友谊,目前中俄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在影视出版领域,积极挖掘了两国传统文化内涵,制作了一大批优秀图书和影视作品。
但各方代表也提出,当前双方媒体在报道和合作中依然有改进空间。有观点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正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双方在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活跃。然而双方媒体对此报道内容略显单一。还有观点提出,西方国家媒体歪曲中俄处理国际事务的准则,在报道中将自身世界观强加给中俄。两国媒体在这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这些观点引起了与会各方的热烈讨论。各方普遍认为,两国媒体只有加强互联、互信,积极挖掘两国文化内涵,才能平衡国际舆论,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方位发展提供助力。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在论坛期间提到,中俄媒体应着重挖掘中俄合作给两国发展带来的市场优势、产业优势,避免民众产生“大项目仅仅是政治关系的产物”的误读。两国媒体应加强互动,增加报道的维度和厚度,加强对社会热点、文化现象、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深度报道,使两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彼此的认知更加立体丰富。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总编西蒙尼扬表示,当前西方主流媒体散布的虚假新闻往往得到大量转载。中俄媒体应加强互相信任和沟通,共同对抗虚假新闻。
中国影视剧内容生产商华策影视集团总裁赵依芳表示,现在好莱坞对全球电影的影响还很大。但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本身有很优秀的电影人和电影创作,双方若能找到共同题材,制作的电影定能得到广泛传播。
论坛期间,各方代表还就“媒体协作助力中俄经贸合作”“地方媒体交流”“新技术与新媒体”以及“人文交流合作与文化、体育媒体发展”等四个分论坛话题进行分组讨论。
与会代表认为,中俄互联网发展水平相近,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相似,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当前已有的合作机制,进行坦诚交流,两国和两国地区间媒体发展合作的空间将很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