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外长会:“一带一路”等务实合作可为安全提供“支撑”
视频:菲律宾:中国-东盟外长会举行 来源:央视新闻
东盟外长会释积极信号:“一带一路”等务实合作可为安全提供“支撑”
中新社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肖欣)第50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正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今年恰逢东盟成立50周年,与会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东盟成立50周年表示衷心祝贺并强调,中国始终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和共同体建设。
“拥抱变革,融入世界”是本届东盟外长会的主题,菲律宾外交部长、东盟轮值主席国外长卡耶塔诺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东盟维护地区繁荣稳定的决心,称本次会议是“东盟各国作为伙伴拥抱变革的黄金机会”。
会上各方关心的话题透露出变革意愿:与5至10年前相比,现在的亚太国家对于发展问题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过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传统因素,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本地区的基本态势。专家指出,这一转变体现出区域经济合作对安全合作起到“支撑功能”。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范祚军对中新社记者指出,从“互惠互利”到“亲诚惠容”,“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务实合作,恰是中国寻求与地区内和世界各国利益对接最大公约数的有效尝试。
范祚军具体分析说,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区域务实合作为区域发展和稳定带来四个方面的积极效应。
首先,通过建立对话协商与竞争合作关系,形成地区内各主要力量、中心力量对比相对均衡,体系结构相对稳定,运行机制有序规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相互对话与合作的地区国际格局和政治经济新秩序。这塑造了中国参与地区事务的新形象。
其次,强调全球治理的创新性。“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抬头,也给亚太地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全球治理呼唤结构性改革、新指导思想和发展模式。“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指明新方向注入新内涵,是解决全球化新挑战的“良方”,它将指导我们有效推进地区民众普遍受惠的全球化,在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实现动态、有效的平衡。
第三,突出民众参与的普惠性。“一带一路”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效对接,突出了中国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一致。其建设过程需要沿线国家人民的普遍参与,使各国百姓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第四,补充了国际规则的适用方式。以往亚太地区规则的适用,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区域合作平台、区域协调机制,不断地将规则进行积累、叠加,往往使得区域内的发展中国家被迫接受不符合自身国情和意愿的规则,很明显,这阻碍了区域内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而“一带一路”所提倡的合作方式,既吸收了国际通行的一些规则,又鼓励大家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规则的“共商、共建、共享”,这种开放、包容的做法无疑是对国际规则在适用上的有益补充。
范祚军指出,对中国而言,在推动和引领区域合作共赢的过程中,中国正努力树立对国际事务既有参与能力、又有理性认知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对区域发展而言,通过统筹合作机制,打造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区域命运共同体,为推进南海合作积累互信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认为,未来亚太安全构架将超越冲突与对抗,追求互利共赢的模式。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国家很多务实合作战略都对地区安全产生积极影响。
陈东晓表示,继续增加区域经济合作对安全合作的支撑功能,增强大国对于地区多边安全机制的压舱石功能,对稳定亚太地区安全合作尤为关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