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地震专家相信,智利的这次地震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本刊记者/蔡如鹏
2月27日发生在智利的8.8级地震,是多个世纪以来最强烈的地震之一。这次地震和1906年袭击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的8.8级地震并列第五,自1900年以来,只有4场地震比它们更大。
但截至3月2日,公布的死亡人数不足千人。许多人纳闷:在这样一场大灾难中,遇难人数为何相对较少,与不久前造成20多万人死亡的海地大地震形成鲜明对比。
海地地震只有7.3级。地震级数是按对数计算的,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为7级地震的33倍,9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则相当于7级地震的33乘以33倍。以此计算,智利地震释放的能量比海地地震多了500倍。
不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说,地震产生的破坏与震级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应的。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20公里,距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也超过115公里,而海地地震震中就位于首都太子港的“脚下”。
孙士还举例说,2001年中国昆仑山口附近发生了一次8.1级地震,震级比汶川地震还要大,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是因为震中地区人烟稀少”。
除了震中位置外,震源深度也对地震的破坏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孙士说,不久前,在中俄边境发生过一次6.5级地震,震源的深度位于地下540公里,“它的能量在地幔内部就释放掉了,所以地表没有感觉,更没有造成任何破坏”。此次智利地震,震源深度大约在地下60公里,明显比海地地震的10公里要深。
另外,智利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对它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迄今有记录的最大地震就出现在该国,震级高达9.5级。
因此,智利对地震始终保持着警惕。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政府一直强制实施严格的建筑安全标准,以降低地震造成的破坏。专家们认为,智利在地震应对方面更类似于日本或美国加利福尼亚,而不是海地。
鉴于智利有健康的经济和强有力的政府机构,该国能够以不同于海地等国的方式应对地震灾害。智利位于南美西海岸,南北长达4000多公里,东西平均宽度却只有约200公里,号称拉美“裙边”。智利虽然在国际上较为低调,但1600万智利人享有拉美地区最高的生活水平。
因此,智利也有“南美瑞士”之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建筑质量和防灾救灾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地震遇难人数迄今只有几百人并不十分奇怪。
关注地震连发的可能性
目前,地震专家们认为智利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震中所在的马乌莱地区一直是地震多发区。
智利靠近纳斯卡板块(构成西太平洋海底)与南美板块相撞的地点。厚约100公里的纳斯卡板块大约以每年7.6厘米的速度向东移动,滑向南美板块下部。构造板块的运动导致相邻板块之间产生压力,积聚能量。当这种力量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会造成岩层断裂,引发地震。上一次由此引发的地震是在1835年,震中在康塞普西翁。
地震专家相信,智利的这次地震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说,自2004年以来,全球已经在短短几年间连续发生了3次震级超过8.5级的大地震。前两次是2004年和2005年印度尼西亚发生的8.7级、8.5级地震,第3次就是这次智利8.8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2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自2001年以来,尤其是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地震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偏高。
孙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20世纪的前60年,8.5级以上的地震相对是比较多发的。但1964年阿拉斯加8.5级地震之后的40多年,强地震就几乎没再发生过。现在又接连出现,“我个人认为,地球可能已进入了强地震高发期,应该关注连发的可能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