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日开始,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展开对中国为期4天的访问行程。这是美国总统历史上首次在任期第一年就访问中国。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奥巴马的访华,中美关系在总体上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积累对华感性认知
按照日程,奥巴马于15日晚上在出席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后从新加坡飞抵上海。16日,奥巴马将同上海市市长举行双边会谈,并参观上海世博会园区,同时与中国青年进行对话,讨论中美关系的未来。
16日晚,奥巴马抵达北京,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共进晚餐。据报道,在北京期间,奥巴马将分别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两国元首还将在会谈后共同见记者。
据报道,尽管日程紧凑,奥巴马还“忙里偷闲”,计划于17日参观北京故宫,18日还将到长城观光游览。分析人士指出,因为奥巴马是首次来中国,他想加深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
奥巴马首次访问中国,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外国媒体。很多媒体报道说,奥巴马亚洲之行的重中之重就是中国之行。因此,很多媒体的记者之前都汇集到了上海,为的就是报道奥巴马的首次访华。据报道,14日下午,就有摄影记者在奥巴马入住的酒店外面拍照。
在奥巴马访华之前,美方已经放出风声,奥巴马在访华期间可能把中国定位为美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以及友好竞争者。这可能是美国提出中国是“利益攸关者”之后又一个新的、对中国友善的提法。在抵达中国的前一天,奥巴马在日本指出,中国的快速发展将有助全球发展。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并欢迎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说:“奥巴马从来没有来过中国,所以他这次的中国行最重要的是能够多看看,为他未来的中国政策增加一些实际的、感性的认识。”
合作范围大于冲突
从9月奥巴马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来,中美贸易纠纷有增无减。本月5日,美商务部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作为反制,中国商务部次日就宣布对美国部分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调查。在贸易纠纷案中,中国指责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则强调自己是依法反倾销。双方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贸易摩擦,不会因奥巴马访华而有明显改善。
不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指出,双方有竞争但也有合作,而且合作的意义和范围大于冲突。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例如朝核和伊核问题,中美之间会有进一步的合作,而在军事和战略领域,双方的许多潜在的不信任和竞争性在加强。
不让争议干扰合作大局
舆论注意到,奥巴马中国之行的焦点集中在第三次“胡奥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奥巴马需要讨论的议题广泛而复杂。外界预测,其中最主要的议题还是美方寻求与中国加强在全球气候公约方面的合作,推动在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协议。第二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经贸领域。近期美国挑起了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一系列产品实行反倾销或特保。中美在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中是否能够达成谅解,也颇受外界关注。此外,人民币汇率、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高科技转让、反恐、朝核、伊核,以及西藏、新疆、对台售武等也都可能成为会谈的议题。
据报道,白宫官员近期称,奥巴马在访华后将会见达赖,对此,有媒体解读说,美国“以藏制华”政策没有改变。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则重申了中方的政策立场,他说,中方坚决反对达赖在国际上窜访,坚决反对外国政要与达赖接触。
朱锋表示,奥巴马来华之前,其实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说得很清楚,为了不影响他这次访华的政治气氛,他推迟了访华之前与达赖的会见。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刚所表达的是中国基本政策。朱锋说:“在奥巴马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时,西藏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议题。”
朱锋还说,中美之间有分歧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但争议不解决并不表明其他方面的关系不能继续发展。现在的问题不是争议能否得到解决,而是如何让争议不去干扰整个中美关系,以及中美其他领域的合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