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3日电 当地时间4月2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伦敦顺利闭幕。在此次会议上,中国无疑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 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会面因此备受关注。各国希望中国能在引领全球走出衰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外媒对中国在伦敦峰会上的表现,也给予了十分积极的评价。
充满自信地表达建议
G20峰会召开前夕,《爱尔兰时报》曾发表文章称,中国将在峰会上全面展示自己的超级大国雄心。“世界在G20峰会上看到的中国将使人震惊——它人口最多,充满自信,资金充足。它要把自己的潜在需求转化为影响力,从而展示其新的政治经济实力。”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称,中国的自信已日益扩大。在过去几周里,中国政府放弃了以往对华盛顿的外交克制。总理温家宝对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公开表示担心,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建议取消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创造独立于一国主权货币之外的“超级货币”。
法国《世界报》则指出,中国埋头发展经济,在国际舞台上保持低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峰会前夕,中国领导人不断呼吁改革。北京现在不满足于行动,还要大声表达自己的看法。
其实,中国的自信并非在伦敦峰会上才产生。《纽约时报》报道称,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李侃如说,中国人在主要经济和战略问题上向来在美国提出理由后才表示意见。但“过去两个月来,与中国人会谈时,他们都是坐在那里侃侃而谈。正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国正更有自信地认为,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
成为峰会瞩目焦点
英国《卫报》在评论文章中指出,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显然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世界力量。仅仅在几个月前,西方国家还在讨论是否要在中国投资以让中国也加入他们的“圆桌”,而在这次的G20峰会中,中国显然已经成为全球政治顶级圆桌会议中的最关键成员。该报文章认为,伴随着经合组织发出“世界贸易正在急速衰退”的警告,中国的作用有多重要已是显而易见。
美国《侨报》文章称,此次峰会世界对中国关注度之高,取决于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基本面、取决于中国十三亿人民的创造性,取决于中国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回想半年前那次“有会无盟”的G20华盛顿峰会,半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已显现出了率先复苏的迹象,而美、日、德英诸国仍在景气底部徘徊。文章说,世界再一次将中国放到整个西方话语体系中观察,才看到问题还有另一种解决办法:“有今之始,世界应该适应中国发出声音并逐渐习惯它——需要中国的,不只是应对金融危机。”
意大利《欧联时报》也认为,与半年前的G20不同,眼下的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个拥有着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其一举一动都成为其他各个国家关注的理由。基于上述原因,此次G20关于中国的各种声音显得尤为热闹纷呈。
基于同样的原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在伦敦召开的20国集团会议中,中国理所当然地应处于一个强有力的位置,并且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新加坡《联合早报》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之所以受到关注的原因。该报评论指出,在二十国集团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已经持续了三十年的中国模式。其巨大成功之处是任何人都不该否认和蔑视的。谁都应该看到,假若没有中国模式,当前的全球经济就更加显得死气沉沉,其复苏前景就必定少了一个希望、少了一个动力。
更加积极地走向国际舞台
在受到各方关注的同时,中国也更多地表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新加坡《海峡时报》分析认为,北京准备在国际政治中承担更多责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在英国《泰晤士报》的文章中清楚表明,中国愿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不同于中国政府长期保持低调的偏好。
德国《每日新闻报》在报道中说,中国正通过伦敦G20峰会,“转守为攻”,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发起挑战”,这标志着新兴经济大国“进入管理世界大事的行列”。
CNN评论说,中国是本届G20金融峰会的“主要玩家”,掌握着整个会议的进程。中国现在的现金充沛,经济继续增长并且银行系统也比较稳定。当世界权力系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进行大调整时,中国正在寻求一个更有利的位置。
《法兰克福汇报》称,即便经济危机的后果还无法看清,但是今天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它加速了国际权利关系的改变,帮助中国向美国之外的另一个全球权力中心发展。对中国来说,这场危机可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该报称,在伦敦的G20峰会上,人们将会比以往更加清晰地感觉到权力的推移。
《爱尔兰时报》则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钢明的话说:“通过20国集团峰会,中国开始参与国际财政和金融决策,这是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关键一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