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5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出评论说,英国驻华机构去年在中国设立了微博账户,这种针对中国网民开展的“微博外交”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日前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访华,更是捧红了“微博外交”。分析认为,“微博外交”折射出英国政府在外交领域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国的外交作业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文章摘编如下:
英国首相卡梅伦几天前的访华,捧红了“微博外交”:境内外媒体争相报道,“互动百科”也随即创建了“微博外交”词条。据报道,英国、美国、法国、埃及等国驻华使领馆纷纷抢滩微博外交,由Web 2.0催生的“外交2.0”迅速进入中国民众的视野。
但事实上,在美英诸国,“外交2.0”早已不是新玩意了。2002年,美国外交官詹姆斯•霍姆斯组建了“E外交研究小组”。2003年,该小组并入美国国务院,更名为“E外交办公室”。“维基百科”(英文版)称,该办公室是美国国务院的“技术智库”。如今,美国白宫、国务院等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都在首页标出该部门在“脸谱”、Youtube等社交网站的链接。在“脸谱”上,美国总统奥巴马早就是笔者的“关注对象”了。
与美国一样,英国政府也重点挖掘了“Web 2.0”的内政外交功能。2009年7月28日,英国政府向内阁大臣发放了每天发布2-10条微博信息,且每两条消息发布间隔不得少于半小时 。英国驻华大使馆也在中国设立了微博账户。这次英国驻华机构展开“微博外交”,其实就是英国政府“管治2.0”的自然延伸和“外交2.0”的有益尝试。这次针对中国网民开展的“微博外交”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折射出英国政府在外交领域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讯息”,“微博外交”的蕴含和启示,颇值得中国政府和民间深入探讨。
在适应Web 2.0内政外交环境方面,美、英等国都得到了优秀研究小组的智力支持。美国国务院的“E外交办公室”由“外交创新部”和“客户联络部”组成,已在理论研究和基础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而中国的涉外智库不仅数量不足,质量更亟待提升。
Web 2.0的主要特征是互动性、人性化和娱乐性。公共外交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运行环境,就必须得到成熟的理论指导和可靠的智力支撑。就互动性而言,社交性网站的内容更新与信息反馈要及时,否则就成了虎头蛇尾的政治秀。就娱乐性而言,动漫、游戏、视频深受当代青年人的青睐,自然是以青少年为目标的公共外交的理想媒体。为此,西方社会提出了“娱乐外交”、“外交游戏”等概念。
传播学本来就是诞生于战争中,是西方国家拓展国家利益的利器。今天,美国政府、军方、情报界都在潜心研究新形势下传播学的应用价值。简言之,传播学告诉我们应该由谁说、通过什么渠道说、对谁说、说什么、在什么时间和地点说。现在,这些传播途径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交作业当然也要“摸着石头过河”。(毕研韬)
参与互动(0) | 【编辑:程涛】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