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前排左3)对内阁进行了改组。图为新内阁全体成员集体亮相。新入阁的4人分别为: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法务大臣江田五月,国家公安委员长中野宽成,官房长官枝野幸男。中新社发 谢国桥 摄
中新网1月2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刊文说,菅直人今年1月再次改组内阁,如此频繁调整其权力机构,不但是因为内外交困,以及面对“扭曲国会”的强大压力,最重要的是,惟有打出财政改革的经济牌,企图以此脱出重围,才能延长民主党政权的生命。
文章摘编如下:
菅直人去年6月首次当上首相,9月便第一次改组内阁,今年1月再一次改组。如此频繁调整其权力机构,一是因为内外交困;二是面对“扭曲国会”的强大压力;三是惟有打出财政改革的经济牌,企图以此脱出重围,才能延长民主党政权的生命。
所谓内外交困,一是民主党内部的,也就是“去小泽化”带来的党内分裂危机;二是民主党虽然是众议院的多数党,却无法控制参议院,让在野党能利用这种“扭曲国会”状况牵制执政党,甚至使政权党停止正常运作。
这次在野党就是充分利用所谓“政治献金”问题,全面激化日本政坛与民众“反小泽”情绪的,既使民主党濒临分裂的危机,也使选民更趋向背弃民主党。在野党甚至利用参议院的多数地位,对菅直人政府两大巨头,即内阁官房长官(秘书长)仙谷由人和国土交通大臣马渊澄夫,通过所谓“问责”决议,迫使他们引咎辞职,从而削弱菅直人阵营的力量。
形势所迫作出退让
由于参议院是在野党的天下,即使是芝麻小事也可演变成为朝野政党的对抗。仙谷由人是菅直人首相的“幕僚长”,甚至被人戏称为日本的“幕后首相”,他就这样成了政党斗争的第一个牺牲者。而菅直人的对抗方法,一是阳奉阴违将两人调离内阁,以息事宁人;二是乘机改组内阁,以减轻支持率持续下降压力;三是明贬暗升让仙谷变得权势更大,即让他出任民主党代表(主席)代理,甚至一度打算让他兼任国会对策委员长。
可见改组内阁只是形势所迫,也是权宜之计。特别是以自民党为首的在野党曾扬言,在野党将以拒绝出席预定1月24日召开的通常国会和新财政预算案的审议,迫使菅直人首相就范。其次是,菅直人内阁的支持率持续下滑,已经快进入危险水平了,也惟有通过改组内阁方式增加“人气”,顺便也做秀表示政府重视民意。
这次改组内阁的最大特点,除了由46岁的前代理干事长枝野幸男,取代仙谷由人出任日本“史上最年少”内阁官房长之外,就是委任三位政坛元老,即72岁的前自民党政府“财政通”与谢野馨出任经济财政兼税务改革大臣、79岁的前财务相藤井裕久出任内阁官房副长官、69岁的前参议院议长江田五月出任法务大臣。
菅直人新内阁似乎是以人才多、阵容齐、分量够、知名度高拔得头筹,特别是两名号称“财政通”的政坛元老的加盟,确实增强了阵容,也让人产生“新内阁将拼经济”的幻觉。
日本内阁必须重视当前经济现状,特别是财政危机的改善,不然日本就无法重建信心。日本政坛过去分左翼与右翼,或称革新或保守阵营,但现在意识形态的界线已经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亲民还是亲资两种而已。
改革目标在提高消费税
菅直人有意改变现状,包括政经停滞,政局不稳的状态。而他也看清,日本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治疗国家财政不健全这个痼疾。只要政治家能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案,都会受到选民的拥戴。
菅直人不仅直接与小泽派对抗,还与前原诚司、仙谷由人等“凌云会”集团完全结盟,虽然他目前已经稳坐钓鱼台,加上他又成功拉拢到前自民党大佬与谢野馨成为他的财政改革顾问,即使他有稳如泰山的外表,但盘脚坐在火山上的滋味还是他自己最清楚。
财政改革不仅是与谢野馨加盟菅内阁的卖点,相信也是菅直人今后施政的主要方向。但要实现财政改革目标又谈何容易呢?何况,日本保守政治家心目中的财政改革捷径就是增税,说白了就是转移课税对象,将开源节流的范围局限于“削减所得税,提高消费税”这一办法。
但提高消费税,众所周知,它是选举的毒药。这个看似人才济济又“老壮青”齐备的新内阁,既不是菅直人原本构思的结果,也不是民主党政权获得新生的保证。
一、菅直人坚持与小泽派彻底划清界线的结果,新内阁没有一名小泽派成员或其支持者,即近半数的民主党议员被排挤在外,这就让民主党的分裂埋下了种子。二、菅直人原本要对“奋起日本党”敞开大门,无条件吸纳这批被自民党遗弃的政治老人,以此壮大民主党政权的声势。三、菅直人虽行动“去小泽化”,但其政治思维却依然深受小泽的影响,即仿效小泽的分化与合并策略,企图从在野阵营中招兵买马,但吞并“奋起日本党”不成,就采用一支钓竿钓一条大鱼办法,这当然使自民党人暴跳如雷。
这个深入敌营钓大鱼的策略,过去在自民党垄断日本政坛期间,曾经是经常上演的戏码。不过让它自由上演,却可能带来多重效果。比如,激怒朝野政党,恶化彼此关系,包括继续利用“扭曲国会”进行政党混战。其次是增加彼此的不信任,长远会对政党的整合带来不利影响。(黄彬华)
参与互动(0) | 【编辑:程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