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台媒观察“十二五”规划脉动:五个指标是关键

2011年03月23日 09: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新网3月23日电 台湾《旺报》23日刊出评论说,大陆“两会”确认以“全民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即将进入落实期。未来大陆经济增长不再追求总体GDP的成长,未来5年要以新的经济指标组合,来判断大陆是否依照十二五规划时程持续成长。分析认为,若要观察十二五期规划的脉动,五个指标须值得关注。

  文章摘编如下:

   甫结束的大陆两会,确认以“全民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即将进入落实期。可否以透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及提升稳定社会的手段,达成国家先进化与均富小康的目标,不仅全球密切关注,在ECFA架构下两岸经贸关系密切,十二五规划的成败对台湾济发展荣枯可说具有关键因素,台湾对十二五规划效益,更应缜密观察。

   虽然仍设定每年维持7%成长,未来大陆经济增长不再追求总体GDP的成长,未来5年要以新的经济指标组合,来判断大陆是否依照十二五规划时程持续成长。以我的观察,关键性经济指标组合,分析如下。

   检视均富社会条件

   第一是观察人均GDP的成长。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战略是要均富,因此人均GDP的成长,显然会成为总体的观察重点。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及农村的人均GDP成长高低,最能代表大陆成长的真实面。例如2010年大陆的人均GDP约为4500美元,广东的人均GDP近7000美元,而上海相信超过11000美元,然贵州省的人均GDP则仅约1700美元,只有上海的15%、广东的1/4,即使与全大陆相比也仅约37%,显见地区人均差异性太大。

   再以2010年大陆农村的人均纯收入来看,虽然成长了10.9%,但仍然只有5919元人民币,远逊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9109元人民币。根据大陆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比2009年减少909万人,但这个减少的数字惊人得不免令人质疑推算的方式。因此,惟有观察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人均GDP成长情况,作为检视带动均富的指标,较为适合。

   第二是观察实质平均薪资成长的差距情况。讲均富,人均GDP的成长,有没有带动人民生活更得更好,平均薪资成长是首要指标。如以2008年的基础估计,2010年北京平均月薪可达5700元人民币,但整个河北的平均月薪则不到北京的1/2,西部的重庆也不过3000元人民币;我们可以预期未来二、三线城市的平均薪资的成长幅度会超过一线城市,但更重要的是主要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平均薪资差距是否有效缩小。

   观察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是观察民间投资的成长情况。十一五期间,大陆投资几乎是以公部门投资基础建设带动经济成长,但我们更关心未来民间固定投资能否呈现大幅成长,以平衡及扭转过去过度倚赖公部门投资的情况;倘若民间固定投资成长有限,仍然以公部门投资支撑成长,则显示十二五规划没有带动预期的民间效应。

   第四是观察服务业的成长情况。十二五规划的产业转型是要依靠整体服务业成长来带动,也因此服务业的成长情况变得格外重要。2010年服务业占中国大陆GDP的约43%,预计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至少要增加至少5个百分点(48%-49%),但这个目标可否达成,端视服务业的成长幅度而定。如果服务业成长趋缓,显示十二五的产业转型功败垂成。

   第五是观察绿色产业的产值成长情况。十二五规划中产业的转型,除了推动服务业成长外,按照规划七大新兴战略产业要撑起中国大陆15%的GDP,而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又以推动环保节能的绿色产业为主体,包括新能源、电动车、新信息技术、新材料及生技都与绿色产业相关。因此绿色产业的产值成长的情况,不仅牵动中国大陆产业转型成败,实际上也攸关十二五规划的成败。

   透过十二五规划,中国大陆有机会迈向均富小康和现代化,不过未来全球经济的客观变量极多,尤其大自然环境变动,如新西兰及日本大地震、气候异常、石油危机等致使原物料价格大幅波动,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绝非中国大陆可主观调控的。而全球政治危机,如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动荡,更是随时可能引爆经济危机的引信。

   这些客观因素都可能影响十二五规划的进程。因此,若要观察十二五期规划的脉动,上述经济指标也就成为关键。(张大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