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若问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第一时间回答:医药铺赵太丞家!画中显示,铺内有四人,其中一个像是捧着个碗,准备喂一个小孩服药。另外在一个十字路口还有一家杨姓医药铺。根据介绍,北宋东京的医药事业高度发达,市井流行有“九福”的说法,其中有“病福”,亦即指医药店多、药种齐全、医术高明、看病方便,所以为病者之福。
无法知道北宋的人口和医药店的数目,不过单是上述那寥寥十几个字的概述,特别是最后得出“病福”这样的结论,已令我这个病夫艳羡不已。
有很长时间我也对小城的医疗福利赞不绝口,因可免费接受公立医院服务的居民不少,经济有困难的也可申请减免,本地居民接受卫生中心提供的服务及由它转介到公立医院进行的辅助检查亦不必缴费,认为它比当今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好得多。直到不久前,朋友的话才让我才如梦初醒。老实说,对于去公立医院求治的关卡多多、初次诊病和接受不少检查的排期时间长、病床不时供不应求等,以及去卫生中心得到的所谓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其实多是有名无实等,我不是不知道,只是很少把它们同医疗福利挂钩。
尽管《清明上河图》没有提到当时的医疗费用,特别是有什么福利,但是画中所见的人物各行各业都有,包括贩夫走卒、卖戏法、工匠、化缘的僧侣、读书人等,既然他们都有病福,由此看来,即使求医不是免费,肯定也不会是把他们拒诸门外的天价。至此我终于明白,病人之福不仅仅在医疗服务的设立,更重要是在其让病人感到方便和早日康复的实效!
(摘编自《澳门日报》文/方 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