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日媒:“救灾外交”真情善意中日关系现转圜迹象

2011年04月18日 11: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3月14日,由15名救援人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13日中午抵达日本东京后,随即转赴受海啸袭击严重的大船渡市,协助日本方面人员开展救援行动。彭碧波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中新网4月18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18日刊出评论说,“3.11大地震”带来的一系列灾难使日本经受了空前危机,一个多月来,中国频释爱心与善意,以各种形式来帮助日本攻克时艰,走向重建,日本方面也有善意回应。种种迹象表明,自从去年撞船事件以来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开始转圜,“救灾外交”的效应再度显现。

  文章摘编如下:

  “3.11大地震”带来的一系列灾难使日本经受了空前危机,一个多月来,中国频释爱心与善意,以各种形式来帮助日本攻克时艰,走向重建,日本方面也有善意回应。种种迹象表明,自从去年撞船事件以来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开始转圜,“救灾外交”的效应再度显现。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日前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送了亲笔信,就中国为日本大地震提供的援助深表感谢。日本内阁特别顾问笹森清4月11日在北京亲手将感谢信递交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据笹森清透露,菅直人在信中表示日本今后也将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国家”。

  另据新华社消息,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日本首相菅直人通电话。温家宝强调中方愿同日方加强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合作。菅直人再次感谢中国的无私援助,感谢胡锦涛主席亲自到日本驻华使馆吊唁遇难者。

  人们注意到,在日本大地震发生1个月的4月11日这一天,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包括中国官方报纸《人民日报》在内的世界各主要纸媒刊登了感谢各方援助的广告“情谊纽带”,言辞质朴,真诚感人。

  媒体观察到,4月15日,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演讲中特别提出了“亚洲人民是一家”的温馨理念,他以此次日本特大地震海啸灾害为例,强调亚洲人民历来具有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守望相助,患难与共。并坚信日本人民“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难、重建美好家园。”

  一方是热忱的祝福、真诚的援助,一方是由衷的致谢,真情的感激。从中国元首亲赴使馆吊唁、利用国际论坛公开祝愿受灾国,到日本首相亲笔写信感谢,都是中日外交史上的罕见特例,无疑传递着处于低谷的中日关系“回暖”的重要讯息。

  而中日两国总理的通话,则与“撞船事件”后温家宝和菅直人两度尴尬的“走廊寒暄”形成鲜明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这实际上宣告了两国政府首脑热线机制得以恢复。高层沟通互动是中日增进政治互信和发展互惠关系的重要基石。从中日两国领导人“救灾外交”看,高层沟通的大门又重新开启。

  据报道,第四届中日韩首脑定于5月21日在东京举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4月15日宣布,中国总理温家宝届时将赴会,与韩国总统李明博及日本首相菅直人会晤。这将是中国总理在自“撞船事件”后首次踏上日本,“温菅会”可望实现。而按照中日领导人隔年互访的制度,如果顺利,菅直人首相年内也将实现访华。

  中日两国互为重要近邻,双方高层互动,必将为两国关系带来积极影响。从“温菅通话”获知,双方对改善两国关系都抱有强烈愿望,冀望推动日中战略互惠关系向前发展。加强防灾救灾、核安全、清洁能源、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料将成为两国近期重点诉求。

  与其说一场地震为中日关系“震”出契机,不如借用菅直人首相感谢广告最后的感言“患难识真情”。中国在日本抗震救灾的过程中,表现出足够的善意同情和耐心,世人有目共睹。多批捐款和物资源源不断送往日本,为日本摆脱震灾困境起了重大作用,日本政府和灾民感动在心。日本新任外相松本刚明日前向内阁会议提交的《外交蓝皮书》称,日中关系正步入改善轨道。

  当然,中日关系真正的改善还要看日本方面拿出足够的真诚善意和各种实质行动,不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这才是中日关系稳定友好向前的必要基础。(吴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