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小城斯拉夫蒂奇,人们点燃蜡烛纪念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英勇献身的消防员。今年的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的纪念日。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时24分,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4月26日下午,日本福岛县南相马市原町附近,警察在此设立哨卡禁止闲人进入,该哨卡位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半径20公里警戒圈处。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中新网4月27日电 《澳门日报》27日刊出社论说,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只要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它,就必须去有效控制它,才能降低风险。从切尔诺贝利到福岛,四分之一世纪中两次发生核灾难,人类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期望这次日本福岛核事故能够成为核能科技发展的转折点,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核电发展策略,同时重新评估核电的安全性,提升核电技术水平,和平使用核能。
文章摘编如下:
25年前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让全世界尤其是欧洲陷入核灾难阴影之中。不久前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又一次引发世人不安。不过,和25年前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比,日本核泄漏事件对世人的启示在于,国际社会维护核安全的重点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技术层面,应将眼光转移到政策方面。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人类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造成了此后10万人死亡和27万人罹患癌症的大灾难,世人曾发起是否该继续利用核能的争论,多年来一直未有停歇。倘若不是发生日本福岛核危机,切尔诺贝利或许早已被许多人淡忘了。倘若不是25年前的那场灾难,许多人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这座乌克兰小城。25年后,日本福岛核危机重启了世人对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记忆。核安全,眼下成为摆在国际社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25周年,一系列的纪念在一个星期前已展开。继日前在乌克兰举行的国际核安全会议之外,当地时间4月26日凌晨1时24分,在核电站四号反应堆发生事故的一刻,数百名民众聚集在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0公里外的斯拉夫蒂奇出席纪念活动,向为当年救灾和清理而牺牲的工人献花及燃点蜡烛。
当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随风飘散的污染物至今仍遗留在世界各地,其放射危险性仍将持续很多年。随后,国际社会也提高了核安全意识,多年来先后出台了《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和《核安全公约》等多项公约。不少拥有核能的国家也加紧修改核安全标准,并且各自成立专门机构,并通过地区合作监管核安全,所有核电公司也加入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提高核电站运作的安全和可靠性。核能具有低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优势,但一个小错误足以酿成弥天大祸,如何在核能发展和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人类的警示。
但事隔25年,又一次核灾难降临人类。这次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事故暴露出后备供电系统等核技术落伍、相关设施老化以及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多的灾民和专家断言,此次福岛核事故既是天灾,其实也是人祸。批评的严厉程度,由“力有不逮”,到“极度不负责任”。核泄不仅影响福岛,也祸及日本民众;泄漏的核辐射物质还随大气和海洋两大环流扩散。由此在一些国家引起核恐慌,出现抢购潮,另有一些国家出现反核示威,影响深远。这次事件正好告诉世人,核辐射是没有国界的,核安全不是一个国家的“家事”,而是整个“地球村”的“村里事”。
事实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25年以来,关于到底要不要使用、如何使用核能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目前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可是解决的办法却不是很多,像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这些传统的能源,仍然是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这些能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核电仍然是人类获取能源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只要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它,就必须去有效控制它,才能降低风险。从切尔诺贝利到福岛,四分之一世纪中两次发生核灾难,人类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期望这次日本福岛核事故能够成为核能科技发展的转折点,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核电发展策略,同时重新评估核电的安全性,提升核电技术水平,和平使用核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