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鲁迅的宽容与悲悯

2011年05月05日 16:20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鲁迅与傅东华交往不多也不深。一九三三年七月,傅东华在自己编辑的《文学》月刊上登文对鲁迅进行了莫名且无端的攻击,以至鲁迅气愤地作了《给文学社信》一文,要求在《文学》上发表,并宣布退出文学社。鲁迅日记中,关于傅东华的记载仅有十次,除一九三○年因一书店请客,他们被邀出席外,其余九次都在一九三五年,七次为傅东华寄信,一次为鲁迅回信。遗憾的是,他们之间有限的书信似乎至今未曾发现,无法使我们对他们的交往增加多些的了解。

  一九三五年,鲁迅日记关于他与傅东华的唯一一次直接交往,在九月十日,“下午傅东华待于内山书店门外,托河清来商延医视其子养浩病,即同赴福民医院请小山博士往诊,仍与河清送之回医院,遂邀河清来寓夜饭。”

  读过不少关于鲁迅的资料,而傅东华回忆鲁迅的文章只读到过一篇。文章写在鲁迅去世不久,文中除表示哀悼外,主要也是叙述了为其子求医这件事。一九三五年秋的一天,傅东华的儿子因持续高烧被学校送回家。看过几个大夫才确诊是伤寒,非住院不可医。于是,有人建议去住日本人办的福民医院。因为,鲁迅与院长是熟人,便决定向鲁迅求助。傅东华在文中写道:“鲁迅先生表示关切,立即在烈日灼晒之下亲自步行到医院接洽一切,并且亲自陪同院中医生远道到我家来先行诊视。进院之后,他老先生又亲自到院中去探问过数次,并且时时给以医药上和看护上必要的指导。”伤寒在当时是很可怕的疾病,学过医的鲁迅自然更清楚。他以五十五岁多病的身体亲自往返于医院和病人家里,除了表现出他的热心,应该更表示出他的担心。

  傅东华的叙述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动,而从鲁迅的日记中倒是更可以品味出先生的宽容和悲悯。那天下午,傅东华由河清,即鲁迅的好友黄源陪同,来到鲁迅常去的内山书店。到了书店傅东华“待于”门外,而由黄源进屋代为向鲁迅求助,可见他与鲁迅的关系一直颇为生疏,而且由于几年前的事,傅东华还心存芥蒂,不知自己的请求是否能被答应。但为了命悬一线的儿子只能忐忑地在门外等待鲁迅的态度。鲁迅不但答应帮忙,而且亲自带领他一起完成了请大夫、联系医院等一切事宜。从傅东华文中的三个“亲自”可见他对鲁迅深深的感激。他没想到鲁迅会如此真诚地帮助自己,当他正陷入可能失去儿子的恐慌之中时,鲁迅这种不计前嫌的宽容,真是给了他莫大的安慰。

  鲁迅的宽容可能源于他对生命的悲悯。他的内心对于生命始终怀有一种无限的悲悯,特别是对于年轻的生命,这种情怀也一直充溢在他的文字中。青年和孩子的死亡,总会激起他锥心的哀痛。不知这是否与他青少年时所经历的苦难及失去一双年幼的弟妹有关。他的小说《在酒楼上》,关于给弟弟移葬的描述就充满忧郁和哀伤。而在“三一八”、“四一二”及龙华惨案等等事件中死去的青年,也总令鲁迅万分痛心。

  傅东华的文中说,儿子病愈后,他曾给鲁迅写过一封信,在感谢之余,还表达了希望登门拜谢的心愿,但鲁迅并未回信。以至一年后,傅东华在回忆鲁迅的文章中对此表示了深深的遗憾。从朋友的角度说,接受一下谢意,并非就表示自己很在意别人的答谢。鲁迅对朋友其实是很随意的,陪同傅东华为他的孩子办理住院手续后,“遂邀河清来寓夜饭”。一道回来,也就就便邀请到家里吃顿便饭,可见鲁迅对朋友是很平易,且不拘礼节的。他拒绝傅东华,真的表明他并未将傅东华当朋友。这倒说明了鲁迅的个性和原则:对人可以宽容;对生命可以悲悯;思想上的分歧却绝不会让步,且以此分出疏密,因此,帮忙完了也就不想再有其它纠缠。但傅东华无法理解鲁迅的胸怀,他在文中写道:“鲁迅先生对于我本人,我自己明白,是憎的成分居多,或许只有憎也说不定;然而事实已经证明,他决不憎我而连带憎及我的儿子。”真是言重了,傅东华倒是在以往的芥蒂上又加了新的芥蒂。这却更显示了鲁迅的胸怀,他的宽容和悲悯真是许多人所不及的。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鲁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