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6日电 加拿大《星岛日报》15日发表社论说,伊朗首个核电站刚完成核燃料装载,并预期可于数周之内启动发电,此一消息无疑马上刺激美欧和以色列的神经,它们正苦恼穷于应付。
文章摘编如下:
随着拉登被杀,美国反恐政策“顺利成章”的延续似乎就是设法对付伊朗,至少这是美国朝野上下好些鹰派人士的想法和希望。
事实上,在过去三十年伊美互相敌视的背景下,伊朗过去数年来的核技术发展一直被美国以至欧盟多国视为“研制核武器的先声”,西方情报也曾指伊朗最快可于四年后掌握核弹技术,并可在十年之内拥有核武器。而德黑兰一直以来采取与美欧谈判的策略,亦被视为欲借此抵消西方压力的缓兵之计。
也因此,伊朗首个核电站希什尔核电厂刚完成核燃料装载,并预期可于数周之内启动发电,此一消息无疑马上刺激美国和以色列的神经,令两国的鹰派人士要求将对付伊朗提上议事日程更加振振有辞。
然而,拉登虽死,阿拉伯世界近数月来的形势却使中东地区的角力更加复杂化。就美国而言,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或许是迫使德黑兰废弃发展核工业最直接的做法,但北非中东一些国家的形势已使华盛顿投入外交、情报以至军事方面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上阿富汗战事未已,美国政府实在无力再开一条新战线。而事实上,奥巴马本身的收缩干预政策亦不容许美国遽尔对伊朗用兵。
因此,美国对伊朗的焦点行动,无疑集中在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抑制其核技术掌握及核工业发展的速度和强度,由于有关谈判至今仍不得要领,华盛顿转而采用邦德式的间谍游击战术,据称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与美国相比,以色列显然对伊朗的核发展前景远为焦虑。与此同时,对于美国于中东百事缠身的状态下,是否还有足够能力保护以色列,显然亦不无疑问。
基于此,面对伊朗首个核电站即将上马,特拉维夫的鹰派政客莫不磨拳擦掌。而总理内塔尼亚胡虽未置可否,但对出兵之念终未能忘怀。
然而以色列朝野对出击伊朗之议却不乏反对声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不难理解。突袭伊朗核设施甚至对之作出致命性打击,对以色列而言最终可能弊多于利,因为此举必然招致伊朗大举报复,而届时落在以色列国土的飞弹可能不单来自伊朗,而且还会来自其盟友,如此以色列势将陷于地区战争的火海之中,更不要说到时以色列亦难免国际群起谴责。
近年伊朗致力寻求多层面的国际性对话,在抵消西方压力之余,其最大目的乃在取得国际特别是西方对其地位的承认,而伊朗不单已获得俄罗斯和土耳其包括在核工业方面的支持,而且还与周边的中亚和西亚国家开展广泛的地区合作。
德黑兰日前答允重开与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加德国的会谈,正是要实现这种目的最新举措,且看美国和欧盟又如何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