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刊文说,近日,中国再出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食品安全工作被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试图以此解决食品安全的监管难题。学者指出,将食品安全与官员政绩直接挂钩,这一约束机制可能令现状有改善,也需同时配合公开透明的监督,保证食品安全信息的客观公正。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再出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食品安全工作被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试图以此解决食品安全的监管难题。
学者指出,将食品安全与官员政绩直接挂钩,这一约束机制可能令现状有所改善,也需同时配合公开透明的监督,保证食品安全信息的客观公正。
据报道,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中国各地近期采取了严厉措施来打击食品非法添加与滥用食品添加剂,加强对食品安全隐患的管控。与此同时,对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政法机关也加大了侦办与惩处的力度。
其中,在北京、上海、广东与浙江等地,食品安全工作被纳入官员考核体系,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其中一项内容。为强调官员的监管职责,这些地区也推行了县区长负责制,规定基层的行政领导对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负有责任。
重庆、辽宁、湖南等地则加大了惩治食品安全犯罪的力度,查处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关于食品安全犯罪,重庆曾表示要“像打黑除恶一样打击”,并公开强调相关的惩治标准。
中国其它地区也有不同举措来加强食品安全,包括吉林省聘请了上千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到各社区检查食品安全的隐患;广西为监管部门配备设备,用以快速筛查有可能被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在江苏、内蒙古、宁夏等地,则向公众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安全犯罪的惩治办法等。
中国中央政府近期展示出整治食品安全问题的决心。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通知中,强调地方政府负起责任。
事实上,为保证食品安全,中国近年来已试图加大监管力度。2009年,中国出台了首部《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
对于广东等地将食品安全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认为这是一项可能带来改善的具体措施。他指出,再次明确官员保证食品安全的职责,并将食品安全工作与官员自身利益相结合,相信可产生一定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李公明也指出,这一措施需要配合公开透明的监督。他表示,中国各地近年热衷于将官员具体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要确保这些措施有效落实,最基本前提是保证信息的公开化。”(曾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