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香港文汇报:拉登把美国拖成了“超级病猫”

2011年05月20日 1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20日电 香港《文汇报》20日刊文说,美国各界人士都心知肚明,拉登虽然死了,美国与极端分子的矛盾不仅无任何改变,甚至可能越来越激化,这意味着恐怖组织将继续发动意想不到的袭击和灾难。拉登所引发的伊、阿战争和经济危机,已经将美国拖垮,成名副其实的超级病猫。

  文章摘编如下:

  拉登死了,美国大肆庆祝、欢欣鼓舞,似乎已经可以松一口气,放下“恐怖袭击”的担忧,但由于和伊斯兰国家的矛盾仍处激化状态,拉登后人又持续发出“要用血偿”的恐怖口号,并不断发动各种新的袭击,迫使白宫不得不向美国人连连发出防止袭击的警报。现在的美国民众,除了要为可能随时受到恐怖袭击担惊受怕外,还需要对国家庞大债务带来的经济危机而恐慌。

  拉登在巴基斯坦被击毙后,白宫大肆宣传,声称已经取得“反恐”的决定性胜利。奥巴马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转移了国民对经济迟迟不能复苏的不满,二是希望借此增加明年大选的胜算。然而,美国各界人士都心知肚明,拉登虽然死了,美国与极端分子的矛盾不仅无任何改变,甚至可能越来越激化,这意味着恐怖组织将继续发动意想不到的袭击和灾难。拉登所引发的伊、阿战争和经济危机,已经将美国拖垮,成名副其实的超级病猫。

  9.11事件后,白宫和拉登的“猫鼠游戏”正式拉开序幕。五角大楼很快展开了阿、伊两场大战。但战争并没有像美国精英估计的“最长6个月,最多500亿美元就解决问题”,反使战场变成“烧钱机器”。小布什当选总统的2000年,美国债务为5.7万亿美元,到2008年下台时则跃升到11.5万亿美元。短短8年,就增加了5.8万亿美元。奥巴马上台后的首个任务就是为前任“擦屁股”,到去年已经将国债推高至14万亿美元。国债猛增的直接原因是战争,而将美国引向深渊的“导演”就是拉登。

  白宫倾全国之力捉拉登

  早在1998年,拉登就发表声明说,“美利坚走向黑暗的一天很快就会到来”,随后说到做到,连续发动了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美国使馆大爆炸。持续震惊世界的恐怖事件,虽然刺激了华盛顿的中枢神经,但中情局除了高额悬赏之外,始终拿不出捉拿拉登的办法。9.11事件后,白宫已无法向国民作满意交代,小布什于是立即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并声明死要见尸、生要见人。尽管美国在巴阿边境布置了各种陆空追踪传感器,特别发射了造价10亿美元的“匙眼”和“大鸟”等侦察卫星,但始终一无所获。

  据《华盛顿邮报》披露,为了拉登,美国自9.11以来,已倾全国之力,共新建、重组超过了263个情报机构,整个美国有1271家政府机构和近2000家私营公司,共20万人在1万个地点开展与反恐有关的情报工作。拉登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和资源来抓捕的阿拉伯人。10年来,美国每天至少花1亿美元捉拉登,但仍然见不到拉登的尸和鬼。以致整个美国谈拉登色变,许多年轻父母甚至用“拉登来了”来吓唬淘气、不听话的小孩。拉登已经使美国累得挺不起腰来。

  背负“债务”“袭击”两大恐慌

  据美国媒体披露,美国追捕拉登和由此造成的潜在经济影响,已经花掉了2.8万亿到5万亿美元。眼下美国国债公开数字是14万亿美元,但实际上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有专家更加估计美国国债已经接近50万亿美元。如果这个数字属实,那么美国每年要为债务付出的利息就至少要3万亿美元。克林顿下台时白宫政府还略有盈余,到今天已经变成超级病猫。这个世界最强的超级大国,还面临随时破产的危险。反恐10年,国际油价上涨了400%,黄金价上涨了600%。

  拉登死了,美国大肆庆祝、欢欣鼓舞,似乎已经可以松一口气,放下“恐怖袭击”的担忧,但由于和伊斯兰国家的矛盾仍处激化状态,拉登后人又持续发出“要用血偿”的恐怖口号,并不断发动各种新的袭击,迫使白宫不得不向美国人连连发出防止袭击的警报。

    此时此刻,令美国人不解和焦虑的是,为什么资源丰富的美国需要为安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现在的美国民众,除了要为可能随时受到的恐怖袭击担惊受怕外,还需要对国家庞大债务带来的经济危机而恐慌。(黄海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