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港媒:中国逆势增持日本国债释放“修好”信号

2011年05月25日 1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21日,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日本福岛灾区,他与日本首相菅直人、韩国总统李明博共同视察了福岛“吾妻综合运动体育馆”灾民避难所。图为温家宝在结束看望当地民众后接受媒体采访。中新社发 张蔚然 摄  

  中新网5月25日电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文说,近年来,日本国债风险正在加大,而中国在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及海啸后大幅增持日本国债,释放的是一种积极信号,即希望借助日本地震的契机修复中日关系。

  文章摘编如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1日至22日出席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将赴福岛等灾区慰问日本民众,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日本灾后重建的支持。而此前中国大幅增持日本国债,释放的亦是一种积极信号,即希望借助日本地震的契机修复中日关系。

  5月21日至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三国领导人将就中日韩合作和共同关心的地区及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温家宝还将赴福岛等灾区慰问日本民众,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日本灾后重建的支持。

  逆势买入日本国债

  近日,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净买入日本长期国债价值2345亿日圆(约29亿美元),创下自2005年1月以来的单月买入量之最。近年来,日本国债风险正在加大,而中国在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及海啸后大幅增持日本国债,释放的是一种积极信号,即希望借助日本地震的契机修复中日关系。

  当然,寄希望于一次灾难相扶就能解决中日关系中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只要从人类整体的角度出发,学会换位思考与包容互助,世界上就没有打不开的结,也没有跨不过去的灾难!

  分析认为,中国之所以偏爱日本长期国债是因为长期国债的收益率相对较高。目前日本债券平均收益率仅为1%左右,而日本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却高达2%。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经225指数已经累计下跌了4.7%。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幅增持的日本国债,是危险的投资品,日本国债市场存在的风险远高于美国,甚至比欧元区国债风险还大,也可以说其风险程度在发达国家中是最大的。近期甚至有关于日本随时有可能因为国债吸引力骤减而无法承受高规模赤字的“国家破产”的传言。

  日本第一生命保险研究机构近期发布报告显示,日本全国债务规模将在2011年达到其年度GDP的200%,这意味日本主权债务风险正在显着加大,2011年日本全国债务累计总额预计将达到950万亿日圆(约合9.5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日本人背负750万日圆的债务。

  日本财务省指出,由于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还需要大笔的资金,因此,到2011年末国家债务总额估计将达到1002万亿日圆。4月22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指出,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为201%,远超过希腊的120%,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60%的两倍多。

  重启双方高层交流

  其实,中国也逐渐重视持有日本国债的成本与风险,在去年曾经连续数月大幅抛售日本国债。1月12日,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份中国累计抛售价值813亿日圆(合9.79亿美元)日本国债。去年8月中国抛售2.02万亿日圆的日本国债;去年9月中国再度减持1449亿日圆中长期国债和6243亿日圆短期国债。如果加上8月份的减持额,中国事实上已经清空了去年所购日本国债。

  分析认为,在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及海啸后,中国似乎忽视了日本国债的风险,出于“人道主义”理由持续大幅增持日本国债,也不排除与中日关系大地震后迎来曙光有关。由于受钓鱼岛撞船事件以及东海油气田开发等事件的影响,大地震之前的中日关系降到了低谷。但大地震后,中国不仅向日本派出了国际救援队,还向日本提供了紧急物资援助。从这个角度看,大地震成为改善中日关系的契机。

  3月19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在京都与日本外相松元刚明会谈时,邀请日本首相菅直人和松元访华,部长级交流或将成为今后修复日中关系的试金石。而菅直人政府在撞船事件后为日中关系迟迟得不到修复而困扰,因此对中方主动提出支持灾区表示欢迎。日方期待通过坦率地接受中方的善意,推动重启实际上处于中断状态的首脑和部长级交流。

  中国可助日本复苏

  日本3月11日发生的9级强震、海啸及随之而来的核泄漏等衍生灾害,不仅是地理和社会的灾难,更是一场经济的灾难。地震发生后,很多任务厂被迫停工,日本的农业和旅游业也因核污染遭受到严重打击。

  多灾多难的日本,每每逢凶化吉,秘密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从国民手中借到花不完的钱。但现在日本债市走低,日本政府将越来越不容易向本国人借到钱,这给日本灾后重建及经济复苏之路蒙上浓重阴影。而中国大幅增持日本国债,无疑给日本灾后重建提供了大笔资金。

  中国与日本经济关系十分紧密,中国除了直接参与灾后重建以外,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讲,还应该扶持日本产业复苏。对于经营与日本竞争产品的厂商和出口商而言,日本生产和出口体系遭受重创而释放的市场空间,其中相当一部分可望由中国厂商和出口商来填补。但对于这类厂商和出口商而言,在于他们生产所需的设备、核心零部件过去对日本又存在一定依存度,这就对他们构成了约束。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供选择的出路是转向第三国供应者。但是这样一来,则可能会加强第三国供货商的垄断力量。如中国液晶面板大量依赖进口,夏普停产意味韩国厂商的垄断力量将增强。为避免这类不利后果的出现,假如中国国内相关产业一时无法填补进口空白,在日本大地震冲击过后、日本产业逐步恢复正常时,中国需要有意识地优先恢复从日本厂商订货,扶植其复苏,以制衡第三国或者地区供货商坐大,而协助发展是达到多赢的最佳途径。(林 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